汽车频道 > 专题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 > 精彩观点 > 最新消息 |
主持人:要把一个大问题里面很多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今天是要把面粉、鸡蛋、白糖揉到一块,先把蛋糕做出来。有了初步的蛋糕才谈得上如何分享。连西方这个创新的老祖宗都没有搞定的事,我们中国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有胸怀、有智慧,不是那么简单,欧美日哪一次不是他们引领我们走起来的。这次他们都不知道,我们就这么容易做起来了?如果我们心胸不到,智慧就到不了。天天大家为一些小的利益,也有可能这次我们就错失良机。一个新兴产业一定是发展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我们在发展期中国人在这个现有条件下该怎么办,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至于往后走,是国网垄断还是民营企业赶上,那是后面的事情。
我想换电,我是一个客户,我要买传统车,我一下车就可以换了。可是充电不行,我下了车我先跑到后面拿线来充电。电动车是商品,他的竞争对手就是传统车。比的是商品特质,你比我便宜,你的商品跟我一样,好东西,中国人请记住,很少有人为了做环保人士花钱买一个贵很多的东西。你给他一个比传统车还方便、还有优惠,还让他顺便做了环保,中国人是响当当的。
电动汽车一定要跟智能电网结合
提问:比如说国网的方案,现在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个不单是商业模式,我想是针对整个电动车的发展,我希望首先是中央部委要协调好。在协调的基础上让他能够形成意见。市场是很抽象的。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政治法规是必须的。
第三,技术问题可以解决。我最近刚刚从德国回来,欧洲也在讨论商业模式讨论得很热烈。他们跟我的观点一样,电动汽车一定要跟智能电网结合,欧洲的电力部门和西门子联合起来给政府提供方案。因为硬件设备是由西门子提供的。他说电动车要成功一定要跟智能电网结合,所以希望政府出钱支持建立智能电网。欧洲政府立法之前要全民讨论,有一部分反对派,他的结论是,这不是让电力公司来垄断吗?甚至形成一个标准,现在我们标准和欧洲接近,有人要推翻那个标准,所有的插口一定是电力插口和同心插口。有一部分老百姓反对,为什么要同心插口?他说你只要电的插口把同心插口收掉。我同意你的意见,这是西方几百年来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美国在六十年代立法,在七十年代洛杉矶,因为洛杉矶有12%的婴儿肺活量不正常,所以洛杉矶提出来,我参加,要全世界招标一万辆,我也参与,后来也没有成功。我们中国能不能成功?中国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我们不要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跑,做自己的创新道路,就要靠大家的智慧。
主持人:充电桩离我们家就500米,我每天下班要开500米去充电。每天早上起来上班,还得走500米去取车。但是你不可能100米一个吧?成本不合算。充电桩要到什么密度,以什么方法建,先建东城,先覆盖到100米一个,还是以小区为规划单位?我的观点是充换兼容。两个理由:一,老百姓说你的基础设施和加油站一样,五公里就有一个,三分钟两分钟就可以换一个电池,我不用着急了。城市网络支撑我。同时,我晚上回家有的是时间,我们家小区就有充电桩,我还不用交车位钱。让他走起来以后,老百姓敢买车了,让我们通过示范让市场说了算。老百姓更多的是喜欢换电。下面的城市就多建换电站。如果老百姓换电很少,下面各个城市以充电桩为主,换电站为辅。市场比科学家、专家说得更准确。因为发展是实践走过来的。所以我的意见是充换兼容,一块来。电池厂一定要标准,从电池使用周期和维护特性,到点就要维护,还得卸下来,电池厂这么多。大家都觉得电池各个厂家,不同品牌,看问题的程度不一样。 一定是国家在初期指导,把他立起来。立起来就好走。
提问: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分享一下。从主机厂的角度,我们开发电动车的时候就考虑到现在的产业化了。我一个简单的答复就是,现在基本上不用什么设施,电动车就可以进入家庭,就可以进入使用了。我们听李部长讲过,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电动汽车的产业规划,五年以后,十二五期间我们才达到1%的年产量。保有量是它的五倍,那个是只有5%的市场渗透率。按照每个小区里面有5%的人用电动汽车晚上充电,根本不会对小区负荷产生什么影响。而每一个车按照我们现在的设计,充电的时候不超过楼宇的电线。你说会有什么问题呢?从基础设施来讲,根本没有问题,现在就可以卖。我们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是远远达不到的。一定要去搞一个基础设施才可以把它进行产业化。我非常赞同谢老师讲的,这要允许多样化,让市场去定。我们现在是这样,到了十二五末期,电池性能的提高,可能充电的时候就不能十五万就够了。那个时候充电奢侈也要跟着走。
现在充一次电受到范围的局限。一句话,实际上现在我们从主机厂的角度来看,并不需要特殊的基础设施。因为之前市里有一个意见,个人购车可以作为补贴的一部分送你一个充电桩,你可以选择装在你家里的停车场。也可以选择装在外面。现在我们起始的这一批客户群体,都是家里的第二辆车,又是上班用的。这个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用。根本没有感觉什么不方便。对于个别的,大热天堵车,跑出了这个范围,我们有售后服务、紧急救援的方式加以解决。大家把充电设施想得太复杂。这些都想,不是特别的切合实际,也给我们自己造成了很多没有必要的烦恼。
主持人:谢谢。这是整车厂的主流声音。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既然有25个城市在做示范。各种商业模式要自动组合,我整车厂愿意参加哪个,到哪个城市去。如果大家讨论,要组织起来,协调好去做。现在全国各自为战,整车厂有整车厂的想法,电池厂有电池厂的想法。与其说抱怨,不如大家团结起来,按照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团队组建联盟,自然就会有结果出来。整车厂需要什么因的基础设施,只要给他做一个充电桩就行了,行不行?可不可以持续发展?事实说了算。
今天我们这个环节到此结束。希望亚洲制造业协会以后更多的给我们制造关于商业模式和基础设施的研讨。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