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来到直播间的嘉宾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经济观察报汽车周刊主编张耀东。上半时段我们整体分析了一下目前汽车后服务市场的现状,看到了广大听众、网友的期盼,他们的期盼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期盼?我也特别想像刚才那位朋友短信发来的那样,修车铺子在我们家楼下,服务春风般的温暖,价格好商量。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是这样一个现状?未来我们选择的修车地点到底怎么样能够真正做到有所选择?
罗磊:刚才梁洪给大家讲的小故事体现了消费者的一种心态。一提到维修服务,消费者抱怨很多,简单归纳就两点:消费者到4S店去修,太贵,可能等的时间还比较长;到路边店修,又不放心,不知道如何是从。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刚才我讲一个观点,是时候了,是我们进入另外一个新的体系的时候了。刚才大家讲到,有维修连锁,有品牌的维修连锁的企业。很多企业可能在做类似的工作,把有品牌的维修企业引进来,再另外建立一套配件的维修体系,他从给生产企业配套的企业去采购零部件,他没有打着产品的标识,就是一汽大众或者上海大众的标识,但是他生产的部件就是和他们(车企)一样的生产标准。这样就是能够满足我们消费者需求的。消费者应该说能够见到量,通过市场的调整,一种新型的体系会逐渐形成。
张耀东:我没有这么乐观。我同意罗秘书长讲的方向,我从2000年的时候刚刚做汽车记者工作的时候,最早的几篇稿子之一,就有到路边修车还是4S店修车,包括中国的维修未来是什么样的。我刚才在想,跟现在没有太大变化,这十年过去之后,比较大的变化是,当时很多人还在犹豫4S店修车太贵,现在已经不觉得太贵了。可能是因为汽车的档次太高。当时很多专家看好连锁快修的,国际的公司都考虑在周围做。当时连锁快修的专业化很高,比如说“一路行”就做汽车养护系统,轮胎企业专门做轮胎的动力平衡,也有简单做快修的,这些在中国的推行过程中都遇到了困难,这个困难是多方面的,包括加盟模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会增加。他还有另外一个限制,他只能处于比较简单的维修,因为在中国的汽车维修管理制度是分级的,一类、二类和三类的。我们看到的大的4S店都是一类维修企业,他可以做喷漆、大修,这在目前的管理办法里面城区已经不可能再让你建了,因为喷漆有环境污染的因素。这导致其他维修企业都是小型的,就是街边的店。这种店不是源自消费者对于4S店最大的不满,消费者对于4S店最大的不满是比较复杂的维修,他不懂。简单换一个三滤价格便宜一点,消费者明白一点。另一方面就是厂商模型的问题,现在厂商非常高兴做4S店模型,只要汽车企业还处于暴利期,汽车4S店还处于从维修获得的情况下,很难去推动它。一个是维修制度,一个是行业自律,这两点都没有达成,这个事情很难推动。
罗磊:关于4S店方面,很多消费者关心的也比较多,很多人也比较悲观。耀东比较悲观,我觉得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观点。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参加几个活动,跟这些4S店的老板们进行交流,我觉得他们的观点给我启发很多。源于北京治堵,北京4S店想卖那么多车已经不太可能了。过去经销商成长模式主要靠卖车实现原始资本积累的。这么多年为什么大家对维修市场意见这么大,关键是4S店忙着卖车去了。他顾不上维修质量,真正就是应付了。现在很多4S店是转变观念,由过去的资源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这是老板们喊出来的。同时很多老板还谈了,把过去的客户变成有效客户,进而发展成忠实客户,怎么来发展?除非提高他的服务品质,提高他的服务质量,我觉得这是我们能看好的一点。特别是我们京城的消费者,老板们有着内心的推动,4S店在维修质量、在维修态度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