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七:您能谈一下,进口车型对于扩大奥迪品牌的内涵,或者说更新国内消费者对于奥迪品牌的固有认识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张晓军:从2006年成立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开始,股东双方就决定,把进口车和国产车并网销售。在国内,现在有些品牌还分着,我们认为这个不利于品牌,因为品牌是完整的,我们要在公众面前展示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所以我们从2006年开始做了很多努力。
我记得2007年,奥迪在上海做了一个品牌日活动,在F1赛场上,当时请了好多媒体朋友。我们把能拿到中国的车型都拿来了,邀请大家看一看,并且体验一下。其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家说,奥迪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车型,原来都不知道。不光是见多识广的媒体朋友都不知道,普通的用户、普通的公众根本就不知道。这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产品的开发相对要晚。另外一方面,早期在进口车方面工作做的不够到位。
所以我们说,这些年来奥迪不断的引进进口车,我们用国产车满足用户的需求,用进口车丰富或提升奥迪品牌的形象。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把能引进来的都引进来了,我们也承诺在2015年的时候把全部奥迪的车型拿到中国来。这些车对于在中国市场上全面展示奥迪品牌尊贵、动感、进取的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后我们还会坚持这样做,而不像早期大家的印象,一提到奥迪就想起A6L或A4L,他们能代表奥迪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完整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努力,把奥迪的品牌形象整体展示给中国的消费者。
问题八:对奥迪来说,引入混合动力车型,是为了树立节能减排形象,还是有一定销量的考虑?
张晓军:混合动力车型在奥迪全方位未来汽车解决方案里面只是一个过渡方案,按照现在汽车业的发展趋势看,终极解决方案是电动车。但是电动车未来的发展,在全球也好,在中国也好,还存在着很多的前提条件,或者说不确定性。比如说在中国,要国产化的电动车那些核心元件的解决,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和电的问题,我记得上次咱们也谈到过,就是关于电动车的看法。电从哪儿来?比如说现在有80%到90%都是煤电或者火电的话,即使变成电动车,也不一定环保,这取决于国家长远的能源规划,这需要时间。
在电动车大量普及之前,我们认为混合动力是过渡方案,能够起到节能和环保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或者未来大规模的销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培育这个市场。一方面,混合动力产品本身是不是能够完全满足中国市场,这么大的国家不同地方的需求不同。现在不光是奥迪品牌,其他品牌现在也都在尝试阶段。
第二个是价格的问题,他会制约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纯从消费者考虑,花了这么多钱买车,在省油方面值得不值得,他们自己也会算账。像节能灯一样,在十几年前、二十年前推广是很困难的,一个节能灯在八几年、九几年的时候大概四十多块钱,最后算下来也不一定省钱。我想,明年奥迪Q5会实现批量生产混合动力,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去推广。
还有一个就是成本控制的问题,能不能使产品具有更大的性价比和竞争力。总之,我觉得奥迪今天做的事情,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未来的话,如果随着全球人们观念的转变,能源结构的改变,我觉得电动车是终极的解决方案,只是需要时间。
问题九:最近北京奔驰和奔驰中国在进行销售渠道的整合,有消息说,他们想复制一汽-大众奥迪的模式。你觉得奥迪的模式竞争对手能用好吗?
张晓军:我没法评价竞争对手的事情,我只能说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模式现在是成功的,因为股东双方当时在制订这种模式的时候,是做了大量的调研的。到现在为止,事业部的运行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事业部极大的推进了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当然这个是全面的,包括国产车和进口车,不仅仅销售,也包括服务。2005年我就在奥迪了,那时候我是不管服务的,但是2006年成立事业部以后,售后服务也管了,进口车也管了。奥迪在中国所有的事情都管了,这是一个规模效应。
第二个是事业部可以通盘考虑,有利于品牌形象、产品引进、对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这个方式对于奥迪品牌在中国而言是成功的,对其他品牌不好说,没法评价。因为每个品牌有每个品牌的情况,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汽和奥迪多年来的精诚合作,这个很重要。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关键还是在于人,大家能不能在一起真心诚意地去做事,去合作。比如一汽集团和奥迪公司两个大集团之间的合作,就非常顺畅,大家都非常坦诚,发挥自己的优势。奥迪有全球的营销,生产质量、管理的优势,一汽了解中国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有自己的人才,这两方面的合作是成功的。
问题十:整体来看宝马跟奔驰有几款进口车比奥迪的进口车销量要高一点。这是因为我们在资源上对中国倾斜不够呢?还是因为奥迪的进口车型到一定的量就国产了?
张晓军:应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说我们大的策略是在市场需求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我们会考虑国产,因为我们认为国产化肯定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满足奥迪全球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价格更有竞争力,对市场的反应也会更快。一款车的国产化,背后还需要很多的研讨,比如量是多少,市场是不是够大,如果盲目投产的话后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
这里面确实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对市场开拓好不好,能不能做大。还有德国的方面能不能给足够的资源。这两者之间都有,好在双方的沟通非常顺畅,因为我们在中国想做什么,想做好,德国方面是理解的。他们会尽一切努力,想法设法支持中国。
比如像奥迪A8L,它由于历史原因,两个竞争对手比我们引进得早很多,车型也丰富,所以说这方面我们是有差距的。我们寄希望于这一代奥迪A8L能打翻身仗,希望有所提升。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3月份这款车型到中国来,每个月销量超过1000辆,5个月的时间卖了将近6千辆,和上一代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70%。
我和薄石觉得这个车应该做得更好,我们给自己压力,因为这个车是品牌形象的代表,当然其他进口车也一样。像奥迪Q7,在C级SUV当中始终是数一数二的,还是做得不错的。今年尽管产能这么紧张,奥迪公司对我们还是非常支持的。奥迪Q7的销量已经超过一万辆了,保持52%的增幅。尽管全球产能困难,但是德国方面尽了很大的努力支持我们。
问题十一:奥迪R8有没有销量计划?
张晓军:R8本身不追求销量,这是一个有传奇历史,又极具个性的车型。实际上,R8是理性追求与感性抒发的巅峰之作,所以我们不想使劲推量。奥迪R8去年卖了67辆,我觉得作为一个超级跑车能卖到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
问题十二:您认为对于奥迪来说,国产车型销量与进口车型销量的比例多少是比较合理的?
张晓军:这个很难讲,因为取决于你的市场需求是多少。奥迪在现在条件下,进口车对比国产车来讲是小兄弟,是一小块。我们也看到其他品牌,特别是两个竞争对手,由于后来很多其他的原因,他们的进口车做得很大,而且逐渐在大量推进国产化,未来各个品牌都会走到这样的路上来。目前很难说比例是多少,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情况。
问题十三:全新奥迪A6L会做针对中国市场的调整吗?还是跟海外版保持一致?
张晓军:全新一代奥迪A6L作为一个骨干车型,或者是最重要的车型,我们就是要想法设法满足中国市场用户的需求。这款车型在此之前已经做了中国市场大量的客户调研,品牌调研、产品调研、消费者调研。同时像其他产品一样,会做大量的产品试验、检测,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市场的使用环境,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