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态势受到广泛的关注,有的评论说:“自主品牌目前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恶劣,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具备。”在市场气候变化以后,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形势也急转直下。去年1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是35.5%,今年11月,这个比例减少到31.1%。而2009年,这个比例高达44.3%。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今后10年自主品牌发展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因为世界上所有品牌在我们这几乎都占了一席之地,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从今年以来自主品牌企业面临非常严峻的环境因素挑战。”
市场占有率下滑的背后,反映的还是发展战略问题。今年1-11月,自主品牌汽车在微型车市场占有率高达76.9%,在小型车市场为40%,中型车市场为27.7%,中高级车市场的占比只有9.5%。这个格局是自主品牌多年发展中“主打低端车型、注重规模效益、避开与合资企业正面竞争”战略的结果。
据《汽车蓝皮书》的资料,外资企业以29.2%的资产,创造了37.2%的产值、48.1%的利润,这说明自主品牌的投资效益与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入世以后,中国汽车工业才痛感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非常希望获得“品牌溢价”。然而汽车产品的品牌溢价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品牌传播的投入,更是研发的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2001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只有58.6亿元,2009年增加到460.6亿元,总额上增长了近8倍,但是占主营业务的比重只有1.93%,仅比2001年增加0.55个百分点。国外主要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5%左右,有的更高。可以认为,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和开发人员缺乏是造成我国汽车工业开发能力落后的主要原因,也造成了自主品牌竞争力较差。
李克强副总理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多年来,我们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一直是发展中的软肋,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都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应当清醒地看到,重要产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
最近两庞购买萨博的案例证明,不但合资换不来技术,即使是国外兼并也难以得到最新的技术,通用汽车甚至宁可废了萨博,也不愿看到其技术落入中国企业之手。所以自主品牌要掌握核心技术,只有靠自主研发,所谓的转型,其实就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加企业效益,增加品牌价值。
过去的历史证明,逆向开发(实际就是抄袭、模仿)固然速度快、投资少,但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投入少也就意味着形成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少,品牌的溢价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