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车市即将收官,由搜狐汽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汽车媒体智库围绕“2012年车市盘点与2013车市预测”两个话题开展了线上互动。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李安定、新华社记者南辰、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工业采访室副主编王政、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主编武卫强、经济观察报汽车版主编张耀东、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徐锋、每日经济新闻汽车事业部总监丛刚、中国经营报汽车版执行主编周树远、新京报汽车版主编何醒言等汽车媒体界精英,从不同角度多今年车市进行了总结,发表了对明年车市的预测,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献计献策。
程远:2012车市有两大特点,自主品牌有三大进步
今年车市总体正常,相对于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依然是微增长的态势。实际上井喷是不正常的,对产业发展不利。今年意料之外的事情,最明显的就是中日关系紧张导致的日系车销量下滑。但这对总体并无大的影响。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日系车销量下滑值得中国市场的份额分配发生了变化,但大的蛋糕并未受到影响。
![]() |
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 |
总体来看,今年车市有两个最大特点。
一是车企大打服务牌,不再是像以往空喊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真正开始做服务。
二是技术提升快。今年上市的新车,总体来看技术含量很高,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新车,明显能看出他们在技术上的确是下了功夫的。
这两个特点,其实反映出车企不再盲目追求爆发式增长,而是进入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
2012年,自主品牌企业有三大进步。一是心态。不再急于求成,改变了追求爆发式增长的心态,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不再幻想“速胜论”。
二是更能经受挫折和打击。以往市场不好时,自主往往会呼吁政府救市,但今年来看,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了。
三是不再打价格战,而是在提升技术水平方面加大投入和努力,也确实收到了好的效果,新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有的甚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大家一直关注的合资自主,其实目前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甚至还不如我们本土的自主品牌,所以说对自主品牌威胁不大,真正威胁自主品牌的还是合资品牌。合资企业之所以做合资自主,其实还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体现的是对政府政策的一种态度。
在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面,尤其是限购,地方政府其实都很重视汽车产业,都不愿意限购,只是限购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此不要过分妖魔化限购。限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汽车产业增速太快,超过了现阶段资源承受的能力,其中主要就是交通承受能力和停车问题,这两个是限制购车的最重要因素。
对产业来讲,限购也不可怕,目前我们20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按照一年更新10%的比例,也是可观的,因此,市场不必为此过分担忧。但由于拥堵问题的存在,已经限购的城市短期内不会有所松动,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城市因为交通和缓解问题加入到限购行列中。
2013年的车市还会是一个微增长,但是一个稳步和健康的增长。汽车产业的不能单兵独进、超前发展,而是要与国民经济保持步调一致,过快的增长迟早会付出代价,各个城市的限购其实就是汽车产业过快增长的代价之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