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车市开局,盘点过去的一年,展望未来,新年车市被众多不确定因素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都商报汽车版本周一推出的“2011开局”系列报道中刊出《2011年中国车市3大陷阱》后,引起业界强烈关注。
在这里,成都商报记者特别申明,我们列出“三大陷阱”观点,仅表达我们对未来车市的担忧,并不代表所谓的“唱空”车市,正如大多数业界老总预测的一样,我们也相信新的一年里,中国车市销量虽然不可能再有2010年的疯狂,但增长还是必然。至于是不是每个品牌、各个级别的车型都会有这样的增长,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了。但在增长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随时小心各种变化。
为了听取多方的声音,成都商报记者特地请到了经销商代表和厂商代表,大家再次热议各自眼里的2011年。相信这对于业内人士在制定新年目标时也可作为参考;而作为消费者,也可理清思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买到中意的车。
港宏汽车总裁谭红岗:
过去两年增长是非正常的
在车市打拼这么多年,我认过去两年的中国车市高速增长是非正常的。从2009年初开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国车市不断快速拉高。现在部分优惠政策如购置税优惠等取消了,汽车市场按理应当回到一个正常的平稳增长的轨道上来。从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车市情况来看,大都会经历几个阶段。我们要看他们的经验,在高速增长期,13~15%的增速是正常水平。去年那种30%以上的增幅是一种非理性增长。
由于车市刚性需求的存在,新的一年里,除了北京限车那种非市场因素外,如果国内不再出台限制或刺激政策,相信车市会保持平稳增长。
成都瑞科恩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邓囿文:
新年车市总体不乐观
邓囿文长年监测着各种车市数据,他说,去年车市透支很严重,大部分有能力购买第一辆车的用户都已提前消费,新增首次购车者的增速可能会放缓。他预计明年高端车型销量应该会进一步增长,但占总销量更大比例的中低端车型前景并不乐观。
他认为,由于前期的积累,汽车保有量已相当庞大,从今年开始,可以称中国已进入了换车高峰时期。换车通常是从低端车型向高端车型升级,这从理论上导致一种“高端车型前景一片光明,而中低端车型堪忧”的局面。
但是,我们国家的二手车交易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交易规模并不大,整个流通环节并不是全面畅通的,这也制约了新车的销售。
当然,现在北京限车的案例已成为中国各个大型城市车市的一个巨大担心。北京限车开了一个头,肯定不是结尾。总有一天,各大城市迫于交通压力而做出各种各样的规定,政府是否还有更加智慧的限车缓堵方案还是未知数。
总体来看,我对新年车市并不乐观。
一汽轿车西南区经理刘海军:
车市重心移向二三线城市是必然
成都商报提出的新年车市“三大陷阱”,其实是制约中国车市未来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但并不一定是陷阱。比如车市重心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必然的过程。
我认为,现在有人对新年车市悲观是没有必要的,但增长放缓是肯定的。2011年,中国车市肯定不会因为各种优惠政策的取消而塌陷。车市增长是刚性需求造成的。各个城市再堵车,要买车的还得买,没有车的人还是大多数。无论如何限车也还会去购买,发展是必然的。最多通过政策的调节,让想买车的延后购车时间。
中国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其实已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差不远。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增长是必然的。比如中西部地区,随着制造业向这些地区转移,汽车消费也会跟着转移过来。
北京为什么限车,就是车太多了,人均拥有资源有限。但同时也与交通管理水平有关。我们看香港,那么小的一个地方,人均拥有汽车数量远超北京,但并没有国内城市堵的厉害。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以后需要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