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搜狐点评:让"十二五"少些预测 多些引导

来源:搜狐汽车
2011年03月11日08:42

  前言:《搜狐点评》,是一档代表和表达搜狐汽车观点的社论性专栏,由搜狐汽车独家特约评论员联合撰写,每周五刊出。该栏目将就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 大事件、现象、问题,与业界同仁沟通信息、交换意见。《搜狐点评》的推出并不影响搜狐汽车作为一个开放平台的定位,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与业界 同仁群策群力,为产业发展的发展厘清思路,统一认识,进而促进产业的发展。

本期话题:让十二五规划少些预测多些引导

  “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国内汽车工业将实现2500万辆生产规模。这一数字基本上是建立在中国汽车市场每年增长率为10%的基础上,与此前3000万甚至4000万的预测数字相比,是相对保守的。即使按照每年10%的增长,以2010年1800万辆为基数,到2015年的数字也是2900万辆,这也是最保守的估计。

  历次汽车五年规划目标与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偏差甚远,已经成为非常可笑的事。“八五”规划目标是到1995年汽车总产量90万辆(实际145.3万辆),其中轿车30万辆(实际32.5万辆),货车60万辆(实际63.5万辆)。

  “九五”规划到2000年汽车产量目标是270万辆,2000年实际产量为207万辆。规划目标中轿车120万辆左右(实际60.6万辆),重型货车、大型客车12万辆(实际8.99万辆),中型货车、中型客车约35万辆(实际18.97辆),轻型货车、轻型客车约78万辆(实际63.87万辆),微型货车、微型客车约25万辆(54.61万辆)。

  “十五”规划目标是到2005年汽车产量为290万辆,2005年实际产量为570.77万辆。其中轿车产量规划为110万辆,实际是277万辆。

  “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产量目标为900万辆,实际产量超过1800万辆。

  有的部门还有一种说法,中国汽车产量正常增长速度应该是每年10-15%,实际上,在从1978年到2010年32年间,只有六年的增长幅度在这个范围内,这就是说,汽车工业绝大多数年份都是“不正常”的。

  据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调查数据,2015年年底主要30家汽车企业集团规划产能为3124万辆,大大超过了“十二五”规划中预期的2500万辆目标。根据历史经验,发改委向来都是保守的,但是发改委的官员都是顶尖聪明的人,所谓的产能过剩不过是为提高审批门槛做舆论准备。规划之初以产能过剩来说事,五年结束就从来也不再提起上一个规划。

  历来汽车产业规划预测不准的原因,就是对汽车市场估不透,而对汽车市场估不透的原因,就是对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不了解,甚至不理解,往往还是用宏观控制的观点来规划消费市场,总是认为汽车产能过剩,总是认为汽车投资热是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没有理解到这种投资热恰恰是市场拉动的。

  在制定十五规划时,有人提出: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就会加快,出现迅速增长的需求,而在讨论规划时,负责预测产量的单位固执地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拒绝考虑这一因素。在《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市场需求预测”一章中,特意指出:“轿车进入家庭不太可能出现爆炸型的需求,而将是依次渐进的。”否定“轿车进入家庭会出现爆炸型的需求”的观点,不仅仅使预测市场失准,还使汽车工业的发展受到误导。为了准备家庭轿车的需求爆炸,需要从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准备、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城市交通规划、使用条件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工作,由于否认了轿车进入可能出现的爆炸型需求,这些工作都没有进行,因此不仅汽车生产企业出现生产能力紧张,城市管理方面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道路拥堵情况加剧,静态交通管理滞后,许多城市管理者对私人汽车的剧增毫无思想准备,惊慌失措之下作出的反应只能是“限制”。

  在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环境下,“十二五”规划中体现汽车产业发展整体目标是否仍有必要?政府在制定扶植或调整政策时是否应以此目标作为“基准线”来考虑,对于目标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是否需要用强力措施予以调整?

  规划也不能以规模论英雄。按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或企业集团1995年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发展目标是:年销售量达到20万辆以上的企业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6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年销售量达到10万辆以上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3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年销售量达到8万辆以上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2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2004年产业政策:凡具有统一规划、自主开发产品、独立的产品商标和品牌、销售服务体系管理一体化等特征的汽车企业集团,且其核心企业及所属全资子企业、控股企业和中外合资 企业所生产的汽车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的,或汽车整车年销售收入达到全行业整车销售收入15%以上的,可作为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单独编报集团发展 规划,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论证核准后实施。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3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2010年,国内四大汽车集团产量超过200万辆,因此“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在2011年就可以完成,但是这有什么意义?

  2010年上汽集团产量超过360万辆,这一产量规模相当于在全球处于第七位的本田公司(364万辆),高于PSA、雷诺等公司,更高于奔驰、宝马。

  但是,上汽集团产量中,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东岳、上汽通用北盛等合资企业产量加起来是330.83万辆,相当于362万辆的91.37%。

  也就是说,即使国内汽车集团已经达到这样大的规模了,仍然难以在全球汽车工业占有一席之地,相反,仍然要仰人鼻息,靠合资企业在国内狐假虎威。

  2009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接近10%。”201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39%,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比重达到30.2%。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个数字,是一帮不在四大四小(奇瑞除外)的小兄弟们扛起来的,比如吉利、比亚迪、长城等等,前六大集团都达不到这个比例。我们的产业政策到底是支持自主品牌还是支持发展合资?

  一位参加汽车“十一五”规划起草的权威人士曾谈到:2004年时,国家计委有一个指导意见,竞争性行业可以不做《十一五规划》。因为当时在考虑规划的时候,经济环境有些变化,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包括政府的调整方式有变化,特别是2002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很多政策已经发生变化了,所以,《十一五规划》的发展规划要不要做、怎么做,这个是开始讨论的问题。因为汽车市场是竞争性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不做;但是,计委又说,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和需要宏观调控的产业必须做统一规划。

  但是,20年间每一次市场预测不准,甚至差上十万八千里,如何调控?

  这位人士指出:“十五”的时候,国家还是以计划经济的方式管理汽车业,那时的规划基本上都是以政府审批项目作为一个依据,所以包括产能的计划、投资规模总额的发展规划,都可以放在里面。“十一五规划”的情况不一样,主要以市场来调配的,有些属于企业的自主发展的一些内容政府就不用规划了,产能投资等也是企业自主决策的事情,政府也用不着制定,所以“十一五规划”主要应该体现原则性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主要以市场来调配的,政府的管理基本上从过去计划的管理中脱身了。

  这是多么好的观点,为什么不能贯彻到“十二五”规划当中呢?

  (作者: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 贾新光)

(责任编辑:韩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