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中国汽车50人论坛上海沙龙 > 中国汽车50人论坛上海沙龙嘉宾观点 |
【编者按】上海滩全球车界风云际会, 五十位精英谏言行业发展。2011年4月上海车展之际,中国汽车50人论坛特别策划了以“转型与蜕变”为主题的上海沙龙,邀请中国汽车50人论坛嘉宾做客搜狐汽车访谈间,围绕“转型与蜕变”这一产业背景以及上海车展,畅聊合资自主、剖析产业增速与汽车社会病、反思日本震后全球零部件供应链、解读新能源汽车如何理性发展等当下热门话题,为产业发展献计建言。以下是搜狐汽车特约评论员、中国汽车50人论坛委员程远做客搜狐汽车访谈间,与搜狐汽车记者就几个热门话题进行的对话实录。
“合资自主”不能简单说好或不好
主持人:近期理念、启辰、宝骏等“合资自主”车纷纷下线,有的车也会在车展期间上市。您对这个有争议的“合资自主”车怎么看?官方对它的定义是不是叫“合资自主品牌”?
贾新光:“合资自主”应该没有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件上,因为这个是在汽车“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来的,当时的争议就非常大。这里面提到合资企业要有自主品牌。其实“自主品牌”原来叫民族品牌,入世以后才提出的自主品牌,我们不但要有自己的品牌,还要有自主产权和知识产权。
主持人:合资自主品牌对纯本土自主带来一种压力, 是不是首先体现在价格上,或者说是性价比方面?
贾新光:不是价位,现在国际上有一种阶梯市场,最新的产品在发达国家出现,慢慢向半发达再到发展中国家扩散,所以它最初引进的产品都是已经快停产或者不是最新的。中国的发展现在属于世界上都没有的情况,几代同堂,如老桑塔纳现在还跑,最新的也有。老的平台有什么好处?第一,不用再开发,不用再付费用。第二,经过多年的考验了,问题都解决了,成本低。
现在的自主品牌最担心的不是价格,自主品牌实际上大量在二三线市场,合资主要在一线市场,现在所谓的合资自主都是打二三线,这是最致命的。现在自主品牌有出逃走向国外的趋势。但是到海外找出路,这个更危险,自主品牌本身还是有更多的门槛,它赚的钱比别人少,收不回来开发的投资,这样越走越恶性循环。五六百万辆规模下,再踏踏实实搞开发,高技术革新是最合适的,如果没有那么大规模,那么这个矛盾的背后,自主品牌的成长机会很小了。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搞“合资自主”意味着我们国家汽车业这么多年所谓的“市场换技术”是彻底失败的,您怎么看“市场换技术”以来些年我们汽车业的发展?
贾新光:这么多年的合资历程,我们并没有学到多少技术,但实际上合资企业大多数都有研发中心,在中国进行各方面的条件路况、气侯、油料、保养、修理等综合实验后再整改。这些国外企业也在做,但是做出来的产权不归中方,属于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引进的产品有一个技术许可费即知识产权费,中方很不愿意,这也是双方的一个矛盾。其解决办法就是双方共同来开发,也就是咱们说的“合资自主”品牌,但联合开发出来的产品,产权还是不明确。
因此说,“合资自主”不能简单地界定好或不好。当你“合资”的最初意图是通过合资引进日本模式,第一套技术引进,第二套技术联合改进或自己改进,消化吸收,第三套自创技术。这个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桑塔纳,我们不是没换来技术,而是根本吃不消这些技术,更没能力改造出新一代的技术。但你能说“合资”对中国汽车一点好处没有吗?当然不能,因此,如今的“合资自主”,我们依然不能简单地界定好还是不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