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能否再磨利剑?
近日,有传闻称一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就一汽大众股比调整达成一致意见,大众方面持股比例有望提高9%,这9%的股权将由奥迪接手。股比变化后,奥迪将在一汽-大众董事会中增加一名董事席位,并着手组建50:50股比的“一汽奥迪销售有限公司”。牺牲股份后的一汽集团每年将损失多达数十亿元的利润,但同时将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大众汽车提供的技术、车型资源,同时大众将把上游零部件资源更多的开放给一汽,这项股权变更计划还需要提交政府部门进行审批。
这一变化若成事实,意味着什么?合资销售公司成立后,奥迪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会有哪些变化?从总体上将对未来奥迪在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回顾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与一汽集团的合作,总体来讲还是比较顺利的。
如果从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算起,奥迪品牌进入中国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而奥迪首次在中国生产,严格来讲是组装的首款车型是1988年的499辆奥迪100。
1999年第一辆国产奥迪A6在一汽-大众下线,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豪车品牌奥迪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步伐。
2003年4月,奥迪A4首次国产。作为最早尝试在华国产的豪车品牌,十多年的历程使奥迪充分享受到了国产化带来的各种益处,一直高居国内豪车销量冠军就是最好的佐证。同时也带动和加速了其他豪车品牌国产化的脚步,也开启了中国豪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幕。
但是,作为豪车国产化的领军者,在经历了长时间辉煌之后,面对竞争品牌纷纷加速国产化进程,尤其是同为德系豪车的宝马、奔驰的“紧追不舍”,奥迪引以为豪的“全价值链本土化”竞争优势似乎不再如昨。同样国产化的宝马、奔驰正鼓足了劲追赶奥迪,三大巨头之间的差距日益缩小。业内认为,中国的豪华车市场格局正在生变,逐渐从奥迪一家独大演变到三强鼎立,而奥迪的“全价值链本土化”的模式已被对手纷纷效仿,不再是其“独门秘籍”。
与此同时,从消费者角度来讲,购车等待时间太长这一现实,充分证明奥迪产能不足是不争事实,而实际上这是困扰着奥迪的一大问题。虽然奥迪官方一再对外表达信心,但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数据。
宝马、奥迪近日发布的7月销量报告显示,7月奥迪在华销售2776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5%。1至7月,奥迪在华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9%,至168466辆。7月宝马在中国市场销售汽车18858辆,较上年同期增长36%。1至7月份,该集团在中国市场销售汽车140472辆,较上年同期增长57%。 虽然奥迪在销量绝对数据上仍然处于领先,但增长量已经落后于宝马,1-7月的同比增长量更是落后宝马近30个百分点。这是否是产能和新产品开发两方面的问题所致?
此外,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相比,奥迪的营销策略、品牌推广也略显沉闷。“宝马之悦”、“奔驰之梦”的特色营销都为各自品牌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奥迪下一步将会在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做出哪些改变?
十年一剑。但面对竞争对手日益深入的国产化进程,面对堪称惨烈的市场竞争,国产化已经十多年的领军者奥迪,未来在中国汽车市场能否再磨利剑?
我们拭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