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通 在提高增长质量上下功夫
客车年产销量突破4万辆意味着什么?作为宇通客车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王文兵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欧洲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客车企业?因为大中型客车市场规模太小,如果只做客车,难度会越来越大。”他说。
王文兵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大中型客车销量仍将增长,但结构变化会很大。一方面,公交客车将取代公路客车成为推动销量增长的主力;另一方面,用户需求更理性、车联网技术和新能源客车的市场化应用,将使客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甚至颠覆行业格局。
“十二五”期间,宇通客车有两个主要目标:巩固国内第一地位、成为国际主流供应商。在王文兵看来,这两个目标不仅是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提升增长质量。“在充分竞争市场上,一家企业想占有太高份额是不现实的。”他说,“宇通客车在努力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将继续提升管理水平,强化销售和研发协同机制,优化运营,进一步提高效率。”
■ 苏金 “十二五”末达4万辆规模
据苏州金龙副总经理黄书平介绍,苏州金龙“十二五”的目标是,保持两位数增长,年销量达到4万辆,销售收入翻番。
在黄书平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国外销量比重。“国内客车市场大幅增长已不太可能,而中国客车出口量在世界客车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还小得可怜。”他说。二是适度拓宽产品范围,“在立足大中型客车的同时,不排除进行其他尝试的可能,比如轻客。”他说。三是深化与斯堪尼亚的合作,双方商议,“十二五”末年出口量达到2500~3000辆,面向国际高端客车市场。四是进一步完善、升级智慧客车,实现从制造商到服务商的转变,尝试从事后市场业务。五是加快人才培养,包括熟练工人、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培养。“这是最关键的一环。”他说。六是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 金龙 出口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近年来,厦门金龙的出口业务做得有声有色,并多次赴欧洲参加世界顶级客车展。厦门金龙副总经理朱国强认为,出口对中国客车拉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在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中,最让朱国强担心的不是汇率风险,而是劳动力缺失。“现在,我们连工人都招不到。”他说,“中国客车的价格优势还能持续多久,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对于国内客车市场,朱国强认为,“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增幅可能只有个位数。因此,企业要从追求绝对销量增长变为努力增加市场份额,在提升基础上做更多工作。
根据董事会要求,“十二五”期间,厦门金龙要保持15%~20%的年均增幅。朱国强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出路在于改进工艺、提升管理、提高产能。
■ 中通 提升软硬件 实现“双百亿”
拥有40年专业生产客车历史的中通客车,不久前公布了“二次创业”目标:2015年实现产值、市值双超百亿元,客车销量达到3万辆,在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据10%份额。其中,新能源客车及客车出口份额超过10%。
据中通客车副总经理于春印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中通客车制定了如下策略:一是产能3万辆的新基地两年后投产。二是紧跟主流需求和主流区域市场,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产品的安全、可靠、经济性,尤其是可靠性。四是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市场领先品牌。
作为主管海外市场的副总经理,于春印认为,汇率变动是影响我国客车出口的主要因素。“美元是我国客车出口的主要结算货币,从2003年到现在,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对中国客车的国际竞争力和利润都有较大影响。”他说。
■ 金旅 整体跟随 集中领先 适度差异化
在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厦门金旅素以“低调”著称。从厦门金旅总经理助理赖志艺透露的“整体跟随、集中领先、适度差异化”原则看,“十二五”期间,他们仍将延续这一风格。
把上述原则转化为具体产销目标,就是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额100亿元,利润1.8亿元,出口额占总销售额30%。为此,厦门金旅将重点强化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工作。“比如,为提高产品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我们引进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赖志艺说。
在赖志艺看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客车销量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公交车和出口市场。“在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方面,我们从2000年开始研发,至今已推出四代产品,12米新能源客车保有量超过800辆。下一步,我们还将重点发展天然气、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客车。”他说。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