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主流企业主管销售老总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情景,在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已经多年没有出现了。然而,情况在8月4日发生了变化。这一天,宇通客车副总经理王文兵、厦门金龙副总经理朱国强、苏州金龙副总经理黄书平、厦门金旅总经理助理赖志艺和中通客车副总经理于春印等齐聚上海,出席一年一度的客车市场研究会。
出席此次会议的客车企业代表职务之高、人数之多,超出了主办方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的预计,以至于会议开始前一天的晚餐座位和宾馆房间都不够,较晚报到的一些企业代表只能被安排到附近另外一家宾馆住宿。
■ 客车业又到转型关口
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异常忙碌的客车企业高管坐到了一起呢?有人将这次研究会称为“十字路口的聚会”,虽然不是所有与会者都认同这一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连续多年高速发展,中国大中型客车行业到了又一个转型升级的关口,很多具有共性的新问题、新任务、新风险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主流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面前。
从企业产销规模看,“一通三龙”的客车年产销量均超过2万辆,宇通客车年产销量更是达到4万多辆,接近全球大中型客车企业年产销规模极限,已经没有太大增长空间。然而,企业发展不能停止,发掘新细分市场、提高增长质量、探索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从市场结构看,过去一二十年,我国大中型客车企业的快速成长,基本靠国内市场支撑。随着国内客车需求日趋平稳,企业要继续保持一定增速和利润水平,就必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适应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严酷的竞争。
从产品竞争力看,在国内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的车型丰富性和新车型开发速度堪称世界之最,但产品的可靠、安全、舒适性及节能环保水平等,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也难以满足用户未来需求。补上这些短板,需要客车企业增加基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管理手段,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处在变化和调整中,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我国客车出口随时面临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国际贸易保护的影响,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又时刻威胁着客车企业原本不高的利润水平。
■ 行业变局来临
今年上半年的产销数据证明,目前行业局势的严峻和复杂性。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发布了对50家客车企业产销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行业变局已经开始。
首先,客车销量增幅明显下降,但大型客车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客车销量同比增幅仅3.31%,远低于前两年,但大型客车销量同比增幅超过12%,销量首次超过中型客车。佘振清认为:“这是对客车大型化最好的诠释,结构调整将是影响今后客车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次,客车出口快速回升,但大、中型客车出口均价双双下降。上半年,这50家客车企业共出口大、中、轻客车1.24万辆,同比增长32.70%;出口金额38.60亿元,同比增长50.59%,但大、中型客车出口均价同比分别下降1.98万元和1.93万元。佘振清提醒说:“出口结构变化是大、中型客车出口均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含恶性竞争因素,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客车出口效益受到冲击。”
与日益趋紧的外部环境和明显降温的市场环境相比,今年上半年,大中型客车企业在营销和生产布局方面表现得非常活跃。比如,宇通新能源客车基地奠基;苏州金龙协办全国道路客运“海格智慧”科技助力行动;丹东黄海加速建设新基地,常州黄海与上柴动力加强合作;中通客车发布“二次创业”、“双百亿”战略构想等。佘振清认为,这种现象说明了两点。其一,客车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车企业需要重新定位,进行资源整合,努力适应更高要求;其二,客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客车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具备更有说服力的手段。
面对外部环境、客户需求和企业自身成长需求的新变化,客车企业究竟如何应变求解?在本次研究会上,几家主流客车企业高管谈了自己的思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