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磊:我们开始今天下午的圆桌讨论。在这里我们再次讨论关于效率的话题,这里有三位参加早上这个时段会议的发言人,我们同时还邀请了另外两位专家。
首先是来自沃尔沃卡车中国区车辆销售与市场部副总裁钟佑皓先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杨再舜先生。
我先请钟先生先介绍一下自己,并且介绍一下沃尔沃卡车在中国区的发展现状。
钟佑皓:大家下午好!我的名字叫钟佑皓,我是沃尔沃卡车中国区副总裁,我简单介绍一下沃尔沃卡车在中国的情况。
我们沃尔沃卡车中国区主要是为中国客户提供完整的运输解决方案。为什么我要谈到完整的运输解决方案呢?因为方案中这不仅仅包括我们产品,而且包括我们的售后服务。比如你到底需要用哪种卡车才能确保您运营的最高效率和适用性等等。我们在中国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运输咨询服务,比如说我们提供一些管理这方面的咨询,这其中包括驾驶员培训,这也是为了提高运输行业驾驶员的驾驶效率。我们通过中国的代理商来销售我们的卡车,我们现在在中国有24个代理商。
关于我们对市场的看法,首先我们先谈一谈我们的运营模式。对我们而言,今年我们的业绩好于去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成功的进入到新的市场。总的来说大家在今天早上也听到了从今年开始市场还是在不断的发展扩大的,而我们的加入,也就意味着我们对新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增加了,这也给了我们机会,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今年的销量。但是如果你关注一下目前在卡车的市场,却有多个不同的情况:
第一个是市场增长的放缓,主要是经济现状的影响。我们知道市场的需求由于经济的放缓而开始减少,我们与客户进行了很多交流,我们也感觉到我们的客户现在很难获得新的业务,甚至暂时推迟了他们销售计划,这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另外一个因素也影响了我们在这个业务发展速度,主要是投资的决定。他们在做这方面的投资时决定可能会更为谨慎,因为有的客户目前不太确定目前增加投资是否是一个正确选择,但是很多客户他们确定相关的刺激政策还会出台,所以未来还会进一步投资。但这也影响他们目前投资决策,这是我对市场的观察,谢谢。
邢磊:谢谢。我想欧盟的排放条例和新的规定也是很重要的话题,在2012年一月份可能会实施吧,也许会进一步推迟。我们一会儿还会回到这个话题上做进一步探讨。下面杨再舜先生,谈一下对市场的一些看法。
杨再舜: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感谢中国汽车要闻邀请我们,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平台。我发现今年和往届不一样,今天来的零部件厂商居多,说明中国卡车市场正在向零部件领域渗透。今天谈到的几个主要问题,价格、效益、技术和品牌。今天上午我们还可以感觉到,许多发现都谈到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还有技术发展趋势,包括中国的法规、政等许多相关信息,这是个很好的平台。
邢磊:好,一会儿我们会进行问答,希望大家把自己想问的问题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
今天早上实际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解答,这个问题是关于产能过剩。我们知道现有的公司不断的扩大他们的业务,比如东风最近有个新的卡车发动机计划。目前在中国这个市场有160万重型卡车,产量每年是160万,去年卖了100万,今年我们预期的销售量大概是85万到 90万。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提高效率?我们如何解决产能过剩,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提高效率,有没有人愿意就这个问题做个解答?
万如意:很好的问题,谢谢。很明显,在我们的计划中需要考虑整体的因素,比如说我们与江淮汽车合作中将会引入新的发动机产品,但同时我们也会利用我们现有的发动机产品线,现有的产品,所以我们产量的逐渐增加。比如说增加我们的生命周期,以及增加燃油的效率,可能我们将会在这方面扩大我们的产能。但是我们不会因此而牺牲掉我们对经济性和环境这方面的责任。我相信未来这一切都是要基于我们在过去几年所谈的技术上的更新。
在卡车这方面,我们已经用到现有的一些设施,对它进行一些改造。所以当我们增加我们产量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利用现有的这些装配车间来进行生产,但这并不是说如果你修一个新的厂的话,你就没有承担你的责任,我们只是找到了一种比较经济化的方式进入到这个市场,并且关注政府目前所关注的一些事情。可能你也会把这种产能过剩的问题看成是过速发展的结果,或者错误估算的一个结果,对于那些已经有市场通过的技术而言可能出现这样一种过剩的问题,可能过去的一些决策也造成了未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黄刚: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观点,从总的重卡行业来说,这个行业的产能我们感觉还是过剩的,但是不同的厂家的市场客户的需求与他的产能比较可能存在着差异,而且卡车销售有季节性。即使是同一个年里,在春节之后会有比较大的销售高峰,接下来会下降。所以在一个年里面有时候会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有时候会出现产能过剩。
东风刚刚投放了新的装配工程,这是因为我们在市场上需求量的强劲增长,导致我们在产能方面不足。我们所做的投资是非常谨慎的,这个投资不会浪费。还要补充一点,我们在建设新工厂的时候不仅仅是扩大产能,也是一个技术升级,提高我们的制造水平,质量成本效率等等这样一个很重要的机会,谢谢!
杨再舜:我认为中国重卡市场不是产能过剩,是产家过剩。有这么多组机厂,特别是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厂家。我框算了一下,按照“十二五”规划,产能能够达到200万辆,这么大的产能对资源的浪费肯定是无疑的。我希望中国政府,或者经过市场淘汰机制,能淘汰掉一批,特别是现在称为山寨企业的重卡企业。这个过程可能是比较痛苦的过程,但是必须要经过实战,一个心理的过程,我希望大概在三年之内这个淘汰过程肯定会实现,因为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的生产厂家。
邢磊:好的,回到欧4标准上,我想问沃尔沃卡车的代表,其他专家也可以发表评论。你们最近推出了最新的欧4发动机,当时是八月份,针对中国市场,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没解决,比如说欧4对于重卡是不是会真正的执行实施。现在的问题是缺少已有的欧4,甚至是欧3品质的燃油。同时还缺少HCR的这些技术。另外,引入新技术以后,产品的成本也会增加,沃尔沃卡车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我刚才所说的这些问题,也欢迎其他的专家进行补充。
钟佑皓:好的,第一个问题是欧4标准的实施,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政府现在把这个问题提上了议程,推动环境保护。我想更好的一个做法是我们能够确切的知道欧4标准什么时候能够正式的推出,在目前来看我还不知道,因为我通过们不同的渠道得到的信息不同,有些信息说是明年,有些信息说还会进一步推迟到2013年实施。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沃尔沃正在做一些准备,首先是供应,我们要确保我们要做好库存的管理,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推出欧3的车辆,尽管我们已经把欧4推向了市场,但是我们现在还在卖欧3,因为有需求。我们必须要确保欧3的车辆的供应,因为现在欧4还没有完全的实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非常的谨慎,因为一旦欧4的标准真正实施了,我们必须要有能力来提供欧4的车辆。所以现在我们要做两手准备,来确保我们的这些员工,包括车辆销售的员工,以及车辆维修的技术人员,都要做好准备。另外我们还要确保所有的这些人都能够了解我们的系统,保证产品的推出。
还有我们做的一项准备就是认证,现在我们要确保所有的证书。新产品需要的证书和政府的批准是我们应对欧4可能实施标准的一些必要准备准备工作。
你刚才也提到了燃油品质的问题,我觉得第一个是欧IV的供应,对于沃尔沃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可以供应,通过我们经销商网络来供应欧IV,包括车辆。我们有十升和一百升的这些规格。所以我们并不是非常担心欧IV的供应,我们的这些供应也是在市场价格上面非常有竞争力的。
接下来是燃油的品质,我想说两点:
第一点,技术方面,对于欧IV的产品来说,我想发动机的功能和欧IV是差不多的,现在发动机如果能够满足欧III也能够满足欧IV。另外,再经过一些处理以后,我们能够滤除燃油品质带来的影响。我不想从技术角度说的太多,我们现在要推动政府提高燃油品质,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车辆的技术和车辆本身的问题,它同时会关系到车辆排放的问题。因此我们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去研究我们怎么样来推动,并且去提醒政府燃油品质的升级。燃油品质在中国需要升级,达到欧4发动机标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未来,我们相信这样我们就能够实施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欧4标准的执行,谢谢!
黄刚:关于欧4实施的时间进度还有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燃油的品质,还有尿素添加系统,还不具备条件,这是影响进程的因素。一旦具备之后,我相信政府会坚定地推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东风还是明年如期实施欧4。除此之外,产品公告认证和售后服务的准备都在进行。还有需要说明的一点,针对东风来说,我们开发国IV的产品不是排放的问题,而整个这个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包括我们在这上面做了很多的改进,对客户的价值做了很多的改进,从我们的角度也不希望国4的排放标准实施推迟的太久。
杨再舜:我想做个补充,每次排量升级之前对汽车市场都是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这次欧4升级。据我在前段时间对汽车市场的调研中,经销商反映,在这之前销量都因为排量升级而刺激销量增长,大约大概能刺激5%左右,经销商说马上要升级了,你们赶快买,不然欧4发动机可能就要贵一万到三万,好多消费者原来不准备买的,因为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也是今年加速买了,而不是拖到明年买,这个政策还是有刺激作用的。
唐伯瑞:谢谢,还有问题吗?
我这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我的演讲,是关于什么因素阻碍中国卡车市场效率的提高。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想有很多因素都在形成挑战。比如看看我们的销售,我们的卡车相对中国的卡车很显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金的问题。有一些行业现金很充足,但是今天我们的这些客户他们有时候很难拿到贷款,我们现在也推出了一个金融计划,帮助我们的客户融资,我们也看到了今年这一计划帮助我们产品销量的提高。
另外,今天的市场也是细化市场,我们有一些小的作业峰,可能一辆卡车就支撑了一家公司,这个市场的份额很大,但如果你只有一辆卡车的话,那就说明你么有对细化市场下足功夫。所以有的时候你就很难让你的卡车能够为你赚钱。所以我想在行业成熟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整合,有一些小企业会被大企业吞掉,这样的话会增加需求,对可靠卡车的需求,这会有助于提高中国市场的效率。
邢磊:这个问题是问杨再舜先生的,您在联合重卡待过一段时间,他们的价格比中国一般卡车价格贵一倍,他们的定位似乎是在寻找一个空白,不走我们20到30万级别的主流市场,也不走像斯堪尼亚这种国际产品,价格达到百万级别的。当然,他们还是定位高端。去年底出了一个比较新的旗舰车型,售价是68万,算是一个空白。,从它的定位来看,到现在为止是什么样的情况?
杨再舜:我在南汽01年搞重卡,定位都比较准,因为当时南汽销售人员招的一部分是搞农用车的,这块没有卖好,没卖好的原因是因为销售没有卖好。我调到联合重卡以后,我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个人,可以说是一张空白。从那个时候开始,领导的观点就是搞高端重卡,当时我持不同意见。我做市场调研后,把一些数据给领导看,看了以后领导思想也有一些松动,同时考虑搞高端轻卡,但是同时进行,一个是高端轻卡,一个是高端重卡。从现在来说,还是没有弄出来,卖的还是35万左右的车。按照北汽福田的套路,自己搞发动机,下一步自己搞变速器,但是这块没跟上,他还是走上平头车,全是名牌产品组装起来形成高端卡车。实际上他这条路没有走通,今天没有走通,未来也不会走通,福田模式不可能再复制,他现在还是倾向于中端,连高端都谈不上。怎么样走,产品怎么样匹配,怎么保证质量,他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怎么铺,底下还有好多需要整合的东西,底下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我建议他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大跃进式的跳跃,还是要踏踏实实走。
再一个,我认为在现阶段,因为他没有品牌,必须要和知名的厂商合作,这是他唯一一条路,如果再走自主品牌,肯定是不行的。自主品牌有很多,包括北美厂家,都可以和他谈,怎么个谈法,各有各的优势,包括奇瑞品牌优势,包括合作伙伴的优势,都可以去谈,就看他们能不能去谈,以什么姿态去谈,这是的关键。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