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车企海外并购须破技术封锁
田永秋预期,即便瑞典法院拒绝了萨博汽车的破产申请,萨博汽车继续进行的破产重组之路仍遥遥无期。“首先,无论是直接控股还是间接控股,通用都不会允许现有的股权比例被打破;相反,通用汽车认为萨博汽车即便破产,也只是把几张图纸收回去罢了。其次,萨博汽车从重组到复产,仍需青年汽车等各方近10亿美元的追加投资,这还只是走向盈利的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审批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车企跨国并购一定要把风险意识放在首位。但他仍然强调,作为中国车企的代表,上海汽车已经通过合资公司上汽-通用掌握了萨博汽车的核心技术,并应用于别克君威等车型“通用汽车只是不愿意将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称,当前欧债危机余波未平、萨博汽车濒临破产,而瑞典政府出于稳定就业率而急盼投资者,本次收购案应该说兼具了“天时”“地利”等要素,但独缺通用汽车的“人和”要素。
崔东树表示“通用汽车对技术的封锁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中方提出的调整股比、发起方等多个方案都无法获得通用汽车的通过,瑞典政府、中国车企在收购初期有些估计不足。”崔东树强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和海外扩张,汽车跨国集团对华技术封锁是长期性的、不可避免的,技术壁垒也是高技术产业“家常便饭”,中国车企海外并购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回顾上述收购案,陈永岚建议,中国车企发起的海外收购案,需要制定周详的计划,找到合适的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国际化专业团队,绝不应有“抄底”心态,“东西再便宜,和企业战略不符合,也不要盲目收购”。陈永岚也提到,中国车企需要在收购案中注重谈判技巧,处理好大股东、大债主等利益各方关系“对于耗时甚巨的大型并购案,中国车企要对新苗头、新风险要始终保持敏感,并迅速作出反应。”陈永岚最后说。
作者:梁嘉琳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