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萨博“挂”了:通用不救 庞大青年很受伤

2011年12月26日07:39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陈鑫欣 王灿彬

  (周伟力)历史上消失的汽车品牌不胜枚举,但从未像萨博如此牵动国人的心,因为其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中国车企“剪不断,理还乱”中度过。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该走的还是好走,强留也没有用,萨博的破产,也意味着“双庞”前期巨额投资打水漂。

  中国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不在少数,“双庞”不是第一个,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最令人郁闷的是,中国企业没有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不说,还暗中作梗,互相拆台。萨博破产大致脉络如下:双庞收购不成功是因为在技术转让环节享有发言权的老股东美国通用公司不答应,而美国通用不答应,是因为萨博技术已经在上海通用车型上使用,尽管此前北汽已购买一部分技术,但上海通用不希望更多车企掌握萨博的核心技术……

  通用做出阻止决定前,没有参考上海通用的中方意见,那是假话。内讧导致收购失败,即便有点过,也不会太离谱。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中国汽车历史上并非第一次。当年英国出售罗孚,上汽本已谈妥,结果南汽横插一手,出更高的价钱,气走上汽。福特出售沃尔沃,据说,吉利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长安,假如不是国家出面,争斗会很惨烈。

  确实,现如今中国企业财大气粗、豪情万丈,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一方面要吸收此前失败的经验教训,另外一方面也要学会齐心协力。在笔者看来,后者与前者一样重要。对于政府而言,光是出台一些鼓励政策还是远远不够,还应承担起沟通、协调的重担,毕竟用于收购的钱都是血汗钱,不能老是花钱买教训。

  日系车的团结值得中国车企学习。在中国,城市选择上,他们集中抱团,扎根广州,共享零配件和物流资源;车型设计上,他们互相学习,兄弟齐心,做大市场;技术发展上,他们互通有无,共同选择混合动力路线……  (周伟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