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秀掀起参评狂潮
对于国内商用车动力来说,它们不缺市场空间,不怕技术比拼,勇于扛起民族动力走向世界的旗帜,却惟独受困于机会少、平台低,难以展示出应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与此同时,一线用户的使用体会大多用来自我宣传,丧失了部分公信力,还不能让更多的用户所信服。
但是,正如本次评选活动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所言:“当面对汽车其他部件的质量问题时,很多时候用户不认为是产品质量有问题,而是自己使用不当。但放在发动机上就不这样,说明用户对发动机的要求很苛刻。这就意味着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发动机在汽车产业升级中都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难看出,在商用车领域,尤其是商用车动力上,一直缺乏相应的权威评价体系,这一矛盾又随着商用车动力的快速进步日益凸显。“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的横空出世,可谓恰逢其时,更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商用车动力权威评价体系的搭建。“通过评选,引导柴油机降低油耗,确保动力性、可靠性、使用成本最优化,这将是评选活动给予行业的一种导向。”魏安力说道。
正因为这样,当国内发动机企业得知“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启动的消息后,纷纷挑出优秀产品参评。潍柴、玉柴、锡柴、一汽道依茨大柴、上菲红、中国重汽发动机、扬柴、全柴、江淮发动机、沃尔福……主流发动机企业不仅带来了市场保有量大、技术水准高的柴油机,还带来了颇具潜力的气体机;在重型机竞争激烈的同时,轻型发动机也在明争暗斗;参评产品必须以满足国Ⅲ标准为起点,不少发动机达到或者具备升级到更高标准的实力。
“参评产品基本代表了国内商用车动力的先进水平,体现了发动机企业的研发、生产实力,在规范行业发展、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升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次评选的专家评审会如是评价道。
入围“决赛圈”的发动机产品比拼得热火朝天,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赶上参评的发动机企业则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届活动上。据介绍,报名日期截止后仍有一些企业想要参与,却被严谨的主办方婉拒。
优选动力声动九州
颁奖典礼上,7款重型机、2款气体机和3款轻型机喜获“信赖动力”荣誉,以及3款产品成为“2011我信赖的商用车动力评选”中的提名奖获得者,一方面证明了它们的性能与品质,另一方面体现了用户的认可。
“本次评价活动立意在‘信赖’上,就得保证公正公开,得为行业说话,为用户说话。”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忠长认为,“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既要坚持专业评审,又要充分考虑一线用户的心声。在专家评审会和市场调查小组的共同努力下,“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做到了专业评审与用户反馈的有效结合,使得每一款“信赖动力”都经得起专业考核与市场考验。
与此同时,作为“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主办方的《商用汽车新闻》,有着打造公正、权威的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平台的成功经验,这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关注本次评选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我信赖的商用车评选”还得到了发动机上下游产业链的关注。作为赞助方,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加入,让本次评选活动有了更深远的意义——真正立足于全行业,拉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可以说,在“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中获奖的15款产品,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而且印证了国内商用车动力的进步与成熟。历时三个多月,“2011商用车我信赖的动力评选”在竞技场上的比拼已经落下帷幕,但加速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历史使命却刚刚开始。通过这一平台,借助每一款“信赖动力”的影响力、辐射力,用户选择有了参考,企业发展有了导向,进而延伸至整个行业,让优秀的商用车动力在社会范围内更加深入人心,让“信赖动力”推动行业前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