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使命是把新营销体系模式打造出来,最起码未来5年~10年不落后。15万辆规模是最好的切入点,如果规模上了30万~40万辆时再做,可能就动不了。
吴刚:当时有些经销商的确不理解,但后来发现确实是这样。我觉得品牌要跟你的客户匹配,什么样的产品对应什么样的客户,最终才会获得什么样的生存机会。
尽管经销商不能完全理解,但他还是跟着我们走。走过来后,他觉得我们说得有道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因为转型而给他们带来多大的震荡,他们仍然保持稳定的盈利。因此,你看我们虽然量不大,但一直都比较稳定。
我们比较在意合作关系。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体系会禁止做某类品牌的经销商进入,因为根据他的表现,我们跟他之间不可能和谐发展,这样他进入我的体系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的体系比较单纯,表现在厂商关系上就是比较简单,甚至在我们内部也没有防范心理。
不管是内部员工,还是外围供应商、经销商,我们一直在寻求和谐发展。
搜狐汽车:这种区域模式大概什么时候会在海马体系全面铺开?
吴刚:我们还在实验,大概一年后吧。
搜狐汽车:只是在海福星这款产品上实验?
吴刚:不止,有很多项目,现在有很多体系模式都在实验。应该讲4S不仅仅是一种硬件模式,它更可能是一种客户关系。所以我们把这项工作分为三层:体系建设、网络建设和渠道建设,这是三个不同概念。
当三四线市场下探时,需要低成本。什么是低成本?低成本有没有标准?大家都会说有标准,1S、2S都是标准,但这种标准究竟是品牌标准还是盈利模式标准,恐怕还说不清楚。
更核心的是,我们要抓第一层:体系建设。如果海马汽车按现有体系合理发展,完成“十二五”规划这个体系已足够支撑,但还需要解决网络和渠道问题。
这几个层面我们都在同时推进,内部思想很统一,在往前走。到2013年,海马汽车将完成未来五年汽车流通领域的新网络模式,或者说是终端流通业务模式。我们认为,目前这种简单的4S业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流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海马汽车销售公司,我们的使命是要把新的营销体系模式打造出来,最起码未来5年~10年不落后。届时如果再有人去打造这种模式,最起码也要花5年~10年。我相信我们自己还需两年就可以做到,而且现在15万辆规模来做正是时候,如果等规模上了30万~40万辆时再做,可能就动不了。
搜狐汽车:现在可能是个好的切入点。
吴刚:对。对我们来说正好是机会,利用这个机会一定要在两年内实现。这种模式跨越非常大,一旦形成,我们的体系会更有竞争力,和经销商的合作会更融合,未来即使出现更大的市场风险,我们也有信心度过。
搜狐汽车:另一方面,整车企业都比较关注话语权问题,区域承销模式会不会使经销商话语权增加?你们有这种担心吗?
吴刚:经销商的话语权增加也不是什么坏事,说明他能力强。最终大家追求的不是谁高谁低,而是一个共同的商业目标。
你看我们跟庞大集团和建国汽车的合作就能明了。其实还不止这些。这种体系建设没有你担心的那么严峻。话语权问题角色早晚都会转变,而且很快。主机厂的生存靠什么?我觉得还是靠体系。既然靠体系,我们就听他多说说,多考虑一下他的生存问题,很多事情不就解决了吗?因为最终大家是同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他坐在桌子对面跟你谈判,他不是来捣乱的;他投入这么大的资本难道是跟你叫板赌气吗?不可能的!他是为了经营好他所代理的品牌,为了他的企业得到长期的发展。
当然,这个过程也可能会出问题,这要正确看待。因为经销商的话语权重了,或者未来区域承销商的话语权重了,他可能会左右一些厂家的决策,我觉得这是双方选择的问题。如果超过了一个合理的界限,双方可以重新选择。
几年前有经销商脱离我们体系去做其他品牌,最近有些回来希望重新回到海马体系,但我们一般不会再授权。因为这个过程中,其他经销商和我们一起扛过了最困难的几年。
关于话语权问题,我认为这个行业,未来流通领域的经销商将占据相当大的话语权。这有什么可争议的吗?主机厂拿着品牌,拿着产品,还是你在控制这个大盘,你怕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