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两会"评论系列专稿
近年来,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在价值链各环节与跨国公司保持“同步”的追求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强烈:在装备上,人家有了,我们加紧升级;在产品上,人家引进新鲜配置,我们也设法照搬;在采购上,人家号称有世界一流的供应体系,我们也抢位占坑;在营销上,人家主打什么概念,我们也描摹绘样;在服务上,人家拿来一套服务品牌说辞,我们也起名注册……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同步”的努力,结果是什么呢?在微观和中观的意义上看,好处是明显的:我们藉此之助,在不长的时间里,拥有了汽车制造能力、提升了质量水平、构建了发展体系、夺取了一定的市场。但是,从更高层面的宏观上看,笔者以为,如果这种“同步”努力做过了头,极可能陷入跨国公司精心布下的“同步陷阱”!在发展理念上始终被跨国公司牵着鼻子走,这是比核心技术缺失更可怕的事情。
综观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的实践,其“同步陷阱”的逻辑是:拥有先进技术和雄厚制造实力的它们,为防止后进企业因实施低成本战略、或实施集中细分市场战略带来的差异化冲击,以一定的技术溢出和能力溢出为代价,诱使后进企业不断模仿跟随,并逐渐形成目标依赖,把它们的一举一动误读为市场变化,不知不觉中将学习变成模仿竞赛,最终在快节奏的变化中拖垮后进者。
其招数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鼓吹“技术至上”论,让后进企业羡慕得不买不行,买了图纸买数据、买了系统买装备、买了一代买二代,循环往复;与此相对应的,是后进企业的投资循环,投了发动机投变速器、投了工厂投试验场。总之,牵着你拿投入升级当技术升级,跟他打消耗战,在起点上就削弱你。
在“技术至上”的诱惑下,国内有的企业,雄心膨胀,扩张速度很快,急于追求在品类和型谱上与大的跨国公司“同步”,导致在没有市场认可的主力车型做支撑的情况下,快速拓宽产品型谱,犹如“长藤结瓜”,一个车型套着另一个车型;或同一子品牌涉及多个品类车型,即使有一些创新的“干货”,也像一瓶好酒倒在一大桶水中,很快被稀释了。钱花了不少,可就是形不成市场“拳头”。
二是,鼓吹“配置至上”论,让你羡慕得不学不行、学了轿车学SUV、学了SUV学MPV;与此相对应的,是后进企业的升级冲刺,升了硬件升软件,升了机械装置升电子装置。总之,牵着你拿配置升级当质量升级,不断加快攻防动作,最后跟他打阵地战,在市场上击溃你。
在“配置至上”的主导下,国内有的自主企业,产品创新一味跟风,别人的产品有什么配置,自己也赶紧上马什么配置,导致缺乏个性定位、功能没有吸引力,整车产品如同一道无色无味的“神仙汤”,何谈差异化竞争力?有的企业做产品“同步”创新,只知紧盯竞争对手的配置变化,却不注意自身技术能力的系统积累,像猴子掰玉米,边掰边丢,一个技术方向还没做成熟没做透,就开始跟风转向另一个方向,“疲于奔命”,结果每个配置都像是做的“夹生饭”。有的企业创新,“同步”跟风的切入点过于狭窄,只一味撷取竞争对手产品中某个新奇的小配置,不注重小配置与大系统的联动,产品整体性能却往往体现不出新亮点,导致消费者不买账。
三是,鼓吹“品牌至上”论,让你羡慕得不做不行,做了产品做概念、做了广告做公益、做了4P做4C;与此对应的,是后进企业的“品牌大跃进”。总之,牵着你拿广告效应当品牌效应,最后跟他打营销立体战,在心里上拖垮你。
在“品牌至上”的聒噪中,国内有的企业,忽视品牌建设的内在规律,短短几年就想高中低各个档次都有独立品牌,或者有名无车,或者品牌之间独立性和区隔特色不明显,一时间消费者难以有印象。有的企业,“没有销量广告催”、“没有销量降价追”,片面热衷于广告效应和价格杠杆,片面热衷于玩概念,随意打出品牌承诺,却忽视产品属性、品牌利益、品牌个性和品牌体验的系统性,忽视品牌塑造的核心——顾客的信任。
凡此种种没有底线的“同步”,让越来越多的国内自主品牌企业逐渐陷入一种无奈的困境:技术上,无论怎么砸钱,无论怎么追新,无论怎么跨越,似乎总是逃不出跨国公司的掌心;制造上,装备、工艺、流程、标准,所有能买的都买了,能学的都学了,能做的都做了,似乎总不如跨国公司做得好;营销上,价格策略在失效,新车推广玩不转,广告销售效果差,似乎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总之,自主品牌企业陷入了什么都想做好却什么都感觉做不好、什么都以跨国公司为标杆却什么都有差距且差距感觉越来越大的“痛苦”之中。
痛定思痛,我们需要否定的,不是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和先进理念本身,而是“将竞争对手的变化误解为市场变化”的错误“同步”。过于关注竞争对手,就会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就会忽略市场的真正变化。而这,恰恰是当下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市场失利的根本原因。
本文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