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媒体报道,对于中国汽车厂商来言,北京车展这个国际盛会,是个名副其实的主战场。如果去了别的国家参展,一方面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过大,另一个方面媒体也不怎么关注,可能带来的效果顶多是自己在宣传小册子上大肆宣扬一下而已,更多的还是花钱买安慰。主战场不同,主张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是要冲着胜利去的。自主汽车在车展上的展示要想获胜,或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绝非寻常路子可以走的,基本是北京车展这样的主战场,如果仅仅和著名打牌汽车一样,层出不穷地推出新概念、新车型等一系列事情,对于自身研发力度的专注性、对于消费者对整个品牌的形象都是不好的。笔者认为自主汽车的发展,在目前这个形势下,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减弱或者撤出,更应该专注于打造自身的一个消费者认知度,或者车展上更应该是抓住消费者要求来张扬自身优点的一个平台。在车展这样的广阔平台给消费者以承诺和实惠,让消费者对你作为汽车本身的基本技术有信心,对于你作为民族汽车有归属感,这是最终从销量上赢得市场的关键。
1、改头换面,更新自身专业技术形象成为民族汽车的此行目的?
媒体报道这次自主车型在主战场上面的一个主要改变是:一改以往大量推出新车型的盛典形式,专注展示自己所具有的几项技术。这是比较务实的策略。笔者参加了两届北美车展,记得当时国内品牌推出的概念车被纽约时报报道为画上漂亮的新能源概念图片,然后整个汽车本身都被锁着不能打开细看。所以如果仅仅作为车展上的推出概念车来讲的话,你会愈来愈远地偏离消费者。这不是妄言啊,车展或者做广告,更多地在于一种大额金钱的投入,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钱最终累加到消费者终端的产品价格上。对于消费来源是一个很不划算的事情,你既没有做出很实在的事情,也没有给消费者实惠,但是你却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
北京车展,据媒体报道有几个车企比较抢眼,例如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和奇瑞汽车等。这些车企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面目,试图在公众的视野中做的更好。北京车展作为花钱花力应该展出自己最擅长的东西给消费者,不然效果还是未知的。例如长城企业,用一个很大的主题来展示自己的品牌,在新闻发布会中一改以往总是提出概念的惯例,这次仿效北美等国际车展发布了一款自动变速器。但是有点让人不舒服的是这款变速器却不是自主的,而是韩国现代汽车旗下的一个公司Mobis生产的。难道长城汽车也要走合资路线?或者核心技术合资路线?
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你能否做出实用的好车,而不是更加花哨的概念,这点自主汽车应该更加注意。比亚迪汽车在很多车展中都很高调,这次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于,并没有新的概念车出现,而是之前的车型改装加入了新的技术,例如更长的轴距,和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等。一款车型里面还配备了无级变速器。比亚迪熟读处于媒体的风口浪尖,很多程度上在于对消费者引领和自身不是很专业的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矛盾。当然它是一个很优秀的电池制造商。这次车展的展出零部件核心技术是为了改善自身在公众严重汽车制造商的专业性还是别的方面?当然了,王传福于本月迈出了第一步,当时他宣布所有比亚迪车型都可获得四年或100,000公里保修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内容。奇瑞的新车型层出不穷,当然每个新车型的出现必然带来一方面研发力量的分散,不仅仅是技术力量,更多地在于财政力量的分散。而这些综合起来的车型表现始终未能给让奇瑞以专业的身份走入公共视野。之前有报道称奇瑞汽车每年只推出两三款新车型,笔者认为这种推出的速度对于民族汽车而言还是快了。
2、自主汽车给消费者实惠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
笔者曾多次考虑自主汽车的和合资汽车差别,这些差别逐渐模糊,淡化,加上现在出现的合资自主,出现的自主和国外汽车合资,就更加难以断定,更多的时候我们能够认识到自主汽车时候是在于车展上他们打出来的口号和条幅,亦或者在媒体上很多车企抱怨民众对自主的不接受度。
很多人在网上抱怨说中国产品有两坑:第一不顾知识产权坑发明者,人家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产品被你山寨了,被你窃取了,坑了发明者的利益。在我国汽车发展初期,靠山寨出身的汽车企业不在少数,即使目前很多车型也能看到很多山寨原型的影子。第二种坑是坑消费者。要知道你弄一个伪劣产品卖给消费者是一个企业目光短浅、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两种坑在中国民族汽车中都有发生过。我们既买过山寨的某车型,也买过所谓的高级拖拉机。但是长久发展,这两种都应该摒弃。
自主汽车固然有国家力量的辅助,但是最终的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消费者能否真正认可。消费者购买是有一定理由的。我曾经在文章中一问:自主汽车敢不敢给本国消费者十年免费保修?敢不敢给五年包换?敢不敢给予本国消费者旧车换新车半价?你做到了你就牛了。但是自主汽车还没有这个魄力,仅仅拿着自己还不成熟技术的车辆层出不穷地推出新车型,这是舍本逐末。你没有给予本国消费者最终的实惠,这样下去,我们骂汽车将不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而是对待中石化中石油的态度。
车辆的人群定位很重要,定位了消费者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扬长避短,针对具体的竞争者,抢占自己的市场。中国车企目前主要的还是以中低端为主,这些消费者怎么思考的,想得到什么样的车辆、技术和服务,以及他们的经济能力如何。都是车企应该第一时间考虑和掌握的,然后基于这个情况开发新车型才能取胜。定位消费者之后主要看的是如何抓住这部分消费者心理,在中国笔者认为除了成熟的技术之外便是售后给消费者以最大实惠。最近笔者主要谈了两个企业的售后服务情况,第一点是通用汽车蓝沃达,它在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的给替换车辆,回购车辆等,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如此应对,名誉没降反而增分了很多。第二个便是索纳塔的十年十六万公里的整车保修,给自己带来很好的口碑。中国汽车都在喊着汽车三包对汽车界的影响,笔者认为眼界开阔人士,应该在汽车三包还未有实行的时候,第一时间内做足功课,赢得消费者,这才是明智之举。
3、注重成熟技术和培养人才是修炼内功
我国汽车很多年到现在流行了一拨拨技术,很多车企都在跟踪世界上最潮流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技术掌握的很好。加上大家都在喊着弯道超车,是一种很浮躁的现象,你要知道弯道还容易翻车呢。为什么要超车,怎么超车,超车是什么,我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当前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是最好的路子。传统车辆的技术底蕴必须要有足够的沉淀,否则,只能荒废了技术,新的技术也没有掌握。我国有不少山寨汽车产品的例子,一个看似投资少、赚钱快的捷径其实也是一种投机的方式,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避过了,就像一句话出来混一定要还的。很多基础的技术没掌握,即使山寨了一项两项技术,缺乏从零开始的那种严谨的流程,很多时候二次开发还是不行,在未来长远的竞争中还是要失败的。合资在中国汽车很普遍,但是民族汽车之间的合作却很少听说,要知道在美国三大汽车厂商之间也是有合作的,和丰田本田也是有合作。相对而言,民族汽车在这个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资源重复利用,对中国政府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趋之若鹜,拼抢个你死我活,很多时候忘记最根本的做好车更长远的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人才培养意思是要想在技术上获胜,要想拿到技术,吸收技术,二次开发技术,舍得花钱买技术的同时也要舍得花钱给员工充电,缺一不可啊,汽车技术的好坏,能够举一反三,关键看人。韩国企业每年都会拿出很多钱让自己的员工来到美国读书,毕业后再回去工作,要知道名校每年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差不多要七万美元每年,中国汽车企业到目前为止还从来没听说过。所以和中国汽车有着相似北京的韩国车企现在做的比中国好。俨然以汽车大国的身份和中国汽车合资。我只能说这个企业的老板目光很短浅,其实最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井喷状态,合资也好,民企也好,都在大把地赚钱。所以才有了一汽大众的年终奖金二十七个月的薪水。但是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民族汽车企业的待遇让员工满意的。笔者认为,企业赚钱天经地义,如果不能合理地分享利润,仅喊口号还远远不能在竞争中获胜的。
4、想要成功的自主汽车,切忌投机取巧
笔者在此前一篇文章中谈到了新华社发的一篇报道称,中部地区有家自主汽车依靠国家扶助低息贷款来发展房地产,笔者始终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误国误民,是那种奸商流氓干的事情。这篇文章将这些“自主”字眼和房地产联系在一起的,不得不让人深思某些“自主汽车企业”是否意识了自身的使命或者仅仅是挂个羊头卖狗肉?自主汽车自身肯定要盈利,但是不能靠着挂靠“自主”这个招牌,靠“坑消费者”盈利,然后反身一喊,我是“自主汽车”消费者不买等于不爱国。这就等于常说的“你可以赚钱,你可以当官,你不能靠当官赚钱”是一个道理。
本文原创作品,版权授予搜狐汽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