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汽车推迟高端化的消息见诸各大媒体。
2010年年底,长安汽车在北京发布全新品牌战略,重构轿车发展战略。按照当时的规划,长安汽车高端轿车品牌在2011年年底前发布,而其生产的车型也准备在长安汽车北京生产基地投产,北京将成为高端轿车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预计到2012年4月,长安便会正式投产第一款高端车型,首批产量在1万辆左右。
作为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之一,长安汽车尽管在销售规模上排名在先,但以微车见长的长安,在单车利润、盈利能力方面却是一大短板。成立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亦是其在品牌产品序列上实现向上突破的表现。徐留平曾表示,为了改变自主品牌一直以来低价低质的印象和扭转长安汽车品牌的低端形象,长安汽车已决定打造一个高端自主品牌。根据规划,该高端品牌将启用全新标识,旗下产品定位将高于上汽荣威550轿车。
然而在2012年3月底长安中级车型逸动上市之后,长安汽车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推出了首款中高级轿车睿骋,这款车仍悬挂长安汽车的蓝色标识,而不是计划中的高端品牌标识。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已被撤销的消息也被曝出。尽管长安汽车公关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了相关报道不属实,然而却并未完全否定,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只是表示不清楚。
长安汽车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成立于2011年5月。根据此前曝出的消息,该部门已经被高端轿车统筹推进部取代。这一部门从营销为主,转向产品规划和研发为主导的机构主要职能。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长安汽车为提高利润,从低端向高端产品的战略转型过于急功近利。自主品牌发展应该循序渐进,从低端过渡到中端,再从中端迈向高端。目前国内一些实力强大的自主品牌在各方面的累积达到了提升到中端产品的阶段。
对于长安汽车此次延迟高端战略,徐留平表示,“进军中高端市场,给车型打造一个好的‘卖相’,这是基础。 ”他认为,逸动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目前国内中级车市场竞争激烈,如果逸动能够在中级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将进一步提升长安汽车在车市的品牌影响力,从而为长安汽车进军高端车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有接近长安汽车的业内人士称,经过调研,长安汽车发现现阶段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走势与此前预计的有所偏差。长安汽车的高端化车型还将进行调整。他指出长安汽车之所以推迟高端品牌产品发布,选择让中级车逸动先“试水”,不仅是由于长安汽车认识到了自身在迈向高端市场的急功近利,更是高端自主品牌这条路不好走造成的。所谓高端产品,技术上首先要有领先之处,这就需要庞大的物力财力来支撑研发体系。在技术发展和品牌积淀都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高端进程的加速,必然会给企业盈利状况带来负面影响。根据长安汽车年报中的利润表(非合并),2011年该公司营收为196亿元,实现净利润11.2亿元,而其中投资收益即达到16.7亿元。这意味着长安汽车本部在2011年亏损额高达5.5亿元。
此外,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长安汽车要保证利润充足以献礼“成立150周年”,在众多项目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延缓投资是保证利润的最有效方式。这也是高端轿车项目延迟的主要原因。
有接近长安汽车的业内人士称,长安汽车为支撑其高端产品规划,近年来建立起“五国九地”的研发体系。财力上的巨大投入导致了长安汽车在走上高端化这条路之后不得不缩短战线。
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认为,对于自主品牌,高端化道路不仅存在前期成本投入大、市场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技术、品牌认识度等障碍都是其在短时间内很难逾越的。他认为长安汽车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调整步伐,无论资金影响还是为献礼让路都是短期行为,稳扎稳打做出真正的高端化产品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