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王林:“福利” 欧洲车企不可以承受之重

2012年07月10日07:51
来源:《汽车商报》 作者:王林

  欧洲阴云将会持续多久?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整个欧洲车市所面临的低迷已经让各大车企焦头烂额,无论是倚重欧洲市场的菲亚特PSA还是在欧洲业务较少的通用福特,几乎所有在欧洲拥有业务的车企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挽救日益衰竭的利润空间,裁员、关闭工厂这两样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一定也必须会被派上用场,只是,员工福利是车企始终要面对的门槛。

  深陷员工“福利”之殇

  就在福特面临下半年巨大的盈利压力的当儿口,FAIR(Ford Actions Impacting Retirees)抵制福特“福利买断”政策的活动就给了福特当头一棒,让福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欧洲裁减员工所要付出的代价。

  “我们的汽车业务在北美以外的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福特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福特在欧洲、南美以及亚洲市场第二季度的亏损将达到1.9亿美元,市场环境显著恶化的欧洲市场正在急速压缩我们在这一区域的利润空间。”

  “在这个汽车消费需求持续下降的区域,我们有太多的工厂,这是导致福特第一季度亏损1.49亿美元的直接原因。”福特内部人士宣称。

  “但是福特并没有打算在欧洲关闭工厂或者裁员,未来福特在欧洲将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现在说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必须与汽车消费需求保持一致。”福特新闻发言人杰伊·库尼表示。

  但福特真的能够做到不裁员吗?

  “因为在欧洲进行裁员将会面临强大的工会以及政府压力。”一位分析人士的话一语中的。

  从福特当前在美国员工福利的情形来看,欧洲的状况并不乐观。

  “退休员工没有必要接受福特的买断计划,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公平。”FAIR工会主席丹怀特豪斯对底特律新闻的记者说道,“我们已经聘请了律师团,准备抵制福特的计划。”

  而在FAIR的官方网站也有这样一段描述:“如果福特需要摆脱其目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他们必须得到所有现任和前任的受薪员工的全力支持,作为交换条件我们希望福特保证我们现有的福利与离退休后的生活保障。”

  显然福特在美国的“员工福利”之殇已经让福特不敢去触碰更为复杂的欧洲。

  绕不过的大裁员?

  欧宝的管理层正在研究一份新的重组计划,企图通过开发新的出口市场来避免在德国本土的大裁员。

  通用CEO埃克森表示会尽一切努力阻止欧洲市场继续亏损,但一些分析人士却称通用至少需要关闭六家欧宝工厂其中的一家,如果不这样做,阻止欧洲市场的亏损将成为无稽之谈,但是关闭工厂,势必绕不开裁员。

  为了保证德国本土工人的开工率,通用计划将欧宝在韩国的产能重新划归到德国本土进行生产,甚至动用了雪佛兰产能规划来安抚本土工人。

  “与波鸿当地工会之间的谈判依然处于一个很微妙的关系当中,至少在11月之前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出来。”通用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

  “欧宝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为那些后勤人员甚至保安提供了与技术工人相同的薪金待遇,大众宝马、戴姆勒等车企早就抛弃了这种做法,虽然通用并不希望从这些员工身上讨回多付的薪资,但通用应当需要考虑未来能够节约下来的劳资成本。”一位接近通用欧宝工会谈判的消息人士称。

  通用欧宝IG Metall工会之间的对立还会持续很久的时间,“继去年的计划之后,由于受到来自工会方面的强烈抵制的压力,欧宝在重组方面不得不采取双轨制,一边通过谈判投票表决,一边分别和员工单独沟通。”底特律新闻的报道显然将欧宝置于通用与工会的夹缝之中。

  欧宝曾经表示希望通过到2016年在德国裁减2.08万个工作岗位来换取通用欧宝的持续投资以及工会对关闭波鸿工厂的赞成,但与IG Metall工会之间的谈判仍悬而未决。

  “福利”,阻碍车企欧洲复苏

  准备裁员的并不只有福特通用,倚重欧洲本土市场的雷诺PSA与前两家企业相比,裁员显得更加紧迫一些。

  雷诺在6月29日宣布将会在未来的两年时间内裁减掉Flins工厂的300名员工,雷诺的发言人Raluca Barb表示:“此次裁员并不是强制性的,将采用提前退休与自愿离职的方式。”

  PSA工会的官员称:“PSA在本年度正在寻求削减成本与释放产能,并且准备关闭巴黎两家工厂当中的一家。”

  而根据IHS Automotive的预计,欧洲汽车工业的多余产能已经上涨了41%,各大车企的产能危机越来越严重。

  从去年开始,菲亚特PSA相继关闭了一些工厂,但关闭工厂并没有解决实质上的问题,关闭工厂带来的裁员让当地政府讳莫如深,一些政客也对车企的“瘦身”计划百般阻挠,而车企也因支付“遣散费用”而背负越来越重的资金压力。

  曾经站出来与政府及工会唱反调的马尔乔内就曾经愤怒地表示:“菲亚特绝对不会答应工会的要求,在意大利投入大笔资金,作为一个跨国车企,菲亚特离开意大利也照样生存。”虽然陈词慷慨激昂,而事实上菲亚特仍无奈地“蜷缩”在意大利。

  庞大的“福利”包袱已经成为阻碍车企欧洲复苏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记者 王林)

(责任编辑:秦超)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