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与现在炎热的天气相反,七月份国内汽车市场有可能会比六月份更加寒冷。7月1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广州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这个消息犹如一枚“强力炸弹”,迅速引起了国内车市的剧烈震动。事情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它的余波仍然没有平复。就在昨天,一条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质疑广州汽车限购政策的消息被迅速传播并引起大讨论。
董扬说,广州的限购政策没有向国务院报批,属于“顶风作案”,因为国务院一直有文件,不允许地方出台限制汽车销售的政策。北京的限购、上海市拍卖车牌,都是向国务院汇报并反复征求意见后才实施的。
不可否认,广州的限购政策确实来得突然、来得迅猛,也确实会对汽车产业造成影响。不过,对于不堪拥堵重负的城市交通来说,限购也许是最无奈、也是当下最现实的选择。现在来厘清中汽协和广州市究竟谁是谁非,可以为未来的民生决策提供借鉴。这也是我们评论这个话题的出发点。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学研究室研究员贠杰一起来评论。
中汽协秘书长反对限购的另一个理由是,汽车的限购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与当前中央稳增长政策相抵触。但从广州的角度出发,汽车限购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占地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出发点也是好的。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这两种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汽车限购政策的不同观点?
贠杰:这两种观点都可以理解。从中汽协观点来看,限购汽车影响经济发展,这种影响是肯定的。但是政策始终在调整,如果这个政策放在20年前,汽车限购政策根本不容易被理解,或者不容易被实行。但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和10几年前20年前完全不一样,虽然目前限购汽车购车会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影响力有限。从广州情况来看,目前它的污染问题、堵车问题以及汽车占地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广州出台限购政策容易理解。
目前中国购车总体上是富裕阶层的事,而堵车、空气污染和汽车占地这些事是关于包括低收入阶层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如果在二者经济增长和民生选择中,汽车限购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不可否认,限购有副作用。而且限购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带来的问题,不是治本之策。有人说,出台汽车限购是无奈的选择,是“两害相权应取其轻”,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贠杰:这种说法有道理而且是目前现实写照。从中国特殊性来看,特别对特大城市来看,人口目前仍然在大量流入,城市超负荷运转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所以一方面富裕起来的城市市民购车欲望逐渐在增强,另一方面城市道路改善和空气质量改善的余地在减少,所以目前的限购政策确实不是一种理想政策,但是它也是一种不得以的被迫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