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 用车资讯】 最近我国频发暴雨,北京7月21日的这场暴雨已造成10人遇难,其中就有因为车辆落水后无法及时自救而不能逃出车辆溺亡的案例。(北京溺亡车主最后通话:向妻子求救称打不开车门)。那么我们遇到车在水中熄火或车辆不慎落入湖中等情况,如何采取妥善的自救方法呢?下面我就针对三种情况给您分析一下正确的自救方法。如果大家有更加有效的逃生技巧欢迎给我们留言。我们及时补充让更多的人了解自救方法。
两个最重要的建议:
1、尽快打开车门,无法开门再砸窗;车厢内部随时配备一把安全锤,击打车窗逃生要敲车窗四角。
2、如果车辆已经被淹,不要因为爱惜车而放弃最宝贵的逃生时间和机会。
![]() |
1.汽车头枕真的是厂家设计的“安全锤”吗?
专业人士:头枕不能代替安全锤
对此,设计作品曾被成都吉利公司正式采用,西华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研究生张宇涵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其实普通轿车空间小,车门灵活,所以在做内部设计时,大多没有考虑设置安全锤。”而头枕下两个金属插头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有的插头下端还被设计成圆头,并不利于击碎车窗玻璃。“而且头枕能否取下,还得因车而异,像赛车的头枕和靠背就是一体的。”
而近日,各大汽车厂商也纷纷辟谣称,原车并没有座椅头枕作为安全锤的设计,遇到危险时,如果没有安全锤可以考虑替代使用,但其效果不敢保证。
头枕并不是砸窗更高效,而是撬窗更好用!下面这段视频为您演示如何利用头枕撬窗逃生。
![]() |
点击观看视频 |
我们找到了一条水下逃生试验的视频,然而在试验中却存在着许多错误。下面简单谈谈视频中的问题。
问题一:开门试验错误。从2分40秒开始,实验人员尝试将车门打开,车门一旦打开,水流入车厢就已经改变了车内外压力差。然而到了3分04秒的时候,实验人员在水大量漫进车内后在水下打开车门与车内无水时在水下打开车门是无法比较的。所以这个实验无法正确展示水下压力。
问题二:砸玻璃方法错误。我们看到实验人员在6分09秒时开始用安全锤砸车窗玻璃,在砸玻璃时,他几乎将上身和头部贴在车窗上,这样不但无法达到最大发力,而且在砸玻璃后,如果是水下较深,涌入的水会将玻璃冲进车内刮伤胳膊和脸,非常危险。我们在砸玻璃时要尽量有一个大的发力空间达到更好的发力效果。
问题三:结论的误导性。最后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除了羊角锤,其他物品都不能砸开玻璃。其实,如果真的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就算一块手表拿在手中也是可以砸开玻璃的。只是力度大小和技巧的问题。而本片的试验者在用安全锤砸玻璃时候,用的力度明显很轻,并且砸的方位不准确。最后没有把玻璃砸开,就把安全锤逃生方案否定。室负责人的行为。
安全锤打不开车门只有两种解释:使用不当,非正规生产的劣质的安全锤。
正确使用安全锤:
网上流传着有的东西能砸开有的东西砸不开的说法,其实不能严格意义上说砸开砸不开,而只能说好用不好用,因为理论上来讲,所有坚硬物品,只要使用得当都是能够砸开玻璃的。所以大家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因为人的力气也有大小之分。所以省力的方式更加高效。到了关键时刻,不要放弃任何一次逃生机会。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