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吨多的车被大水冲走,再次找到的时候发现天窗是开着的,雨水正无情的往里浇。正要骂街,突然意识到自动开启的天窗正是给车主开启的生命之门”。这条在经历了“7.21”北京大雨后一位车主所写的微博,几天时间被转发了近4000次。
在北京大雨和广渠门一位车主无法在积水中打开车门殒命后,汽车涉水安全一时间备受关注。
但如今的汽车是否真有如此先进,可以成为行业典范和车企研发时所应考虑的安全细节?
行业人士:尚无此技术应用
在越来越频繁出现的城市“内涝”和惨痛的汽车涉水安全事故面前,习惯了电子与智能化生活的人们,也希望市面上的汽车足够智能,能有诸如“涉水自动开启门窗”等安全技术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但全球知名零部件企业大陆集团的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则表示,据其所知,目前并没有这项技术在车身上使用。
“用户对产品的需求,通常而言要具备‘常用’和‘易感知’两大特点,在国外较少出现城市大面积积水的情况,所以之前的汽车安全研发,主要集中在车身强度、碰撞安全等地方。而在国内,如果不是北京大雨引起的广渠门悲剧,车主一般也不会关注到这方面来。”该电子工程师表示。
正是由于消费者的期望过高,微博上一度传出“宝马汽车进水可以自动开窗”的信息。宝马中国不得不在官方微博上进行申明,“BMW车型均不具备此种功能,请车主以官方信息为准”。
而那条被转发近4000次的微博所指的沃尔沃品牌,也在记者求证后回应,沃尔沃并无此项专门设计。
“经向总部查证,沃尔沃没有专为涉水打开天窗的设计,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开回4S店维修的部分车的天窗是落下来的,在汽车电路短路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沃尔沃车被撞时,或者说涉水被撞时,车门会打开”,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回应称。
或具备大规模推广前景?
“虽然这样的技术细节在国外汽车研发时没有被考虑在内,但个人觉得完全可以为中国市场开发这样的应用,毕竟目前国内的城市排水状况不佳”,明华有道咨询总监封士明如此表示。
据沃尔沃中国一位产品经理表示,这样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成本也不高。“就像感应式自动雨刷器可以感应雨量大小自动调节雨刷运行速度一样,汽车涉水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开启门窗,无非也是在车身上多安装一些感应器”,该产品经理说。
“如果想要在车身上装配这项技术,需要解决的是其逻辑运算的问题,也就是在涉水深度、面积达到多少的情况下,传感器起作用,汽车的门窗、天窗自动开启,并且需要避免传感器的误判。”大陆集团汽车电子工程师表示。
而正如分析师所言,北京的暴雨带给车企思考和提升的机会,如何设计出满足消费者特殊需求的产品?
大众中国一位人士认为,在北京大雨之后,全球车企都应在车辆安全设计上进行再思考,如何在成本控制的同时,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安全保护。而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则表示,目前正在将中国市场的这些情况向总部汇总,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一起提交到总部和产品设计部门。
而封士明认为,在增加一些能确保安全的电子应用的同时,还应坚持自动和手动并列开发的方向,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汽车门锁考虑到了自动钥匙失灵用传统方式开启的情况,但车窗目前要么是全自动、要么全手动,而在大雨中已经出现了电路短路导致车窗无法打开的情况,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也会带来很多弊端”,封士明说。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