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陕西方面已正式提出将陕汽集团进行存续分立的方案,并进入实际操作程序,以争取让陕汽集团在2013年年底实现上市。
据报道,按照陕西省国资委要求,作为推动陕汽集团上市的第一步,陕汽集团拟将分立为新陕汽集团和陕汽实业两家公司,而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下称"陕重汽")将不会进入陕汽实业,并不在上市计划范围内。
对此,陕汽集团证券部负责人1日回应笔者表示,陕汽集团"分家"方案早在6月份已经获得股东会通过,但分立本身并非为了上市。
"集团决定将重卡相关业务继续留在陕汽集团,而重卡业务以外的板块都将全部装入到陕汽实业里面,但分立不是为了上市,而是从长远规划来做的决定。"该负责人表示,陕汽集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业务板块越来越多,全部资产都放在集团下面管理和招商引资都不方便,分拆之后各版块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利于长期发展。
尽管"分家"并非只为了上市,但上述证券部负责人坦承"希望尽快上市"。但他强调,有关上市的具体方案目前陕汽集团与相关部门仍在磋商中,对于上市的具体时间目前也暂时没有明确的节点,至于陕重汽是否会纳入上市范围亦是未知数。
而陕重汽一位内部人士31日回应笔者亦表示,上述分立上市的方案"很可能只是省国资委在某个会上提及过的一种方案而已。对于陕汽集团之间的变化,目前还没有定论。"
"陕西国资委总是在这个会上这样说,下个会议上又有另外的方案。"陕重汽一位内部人士表示,陕西省国资委就陕汽集团如何分拆上市的问题已经好几次反复提过不同的方案,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事实上,陕汽集团要整体上市,必须把占集团80%资产的陕重汽装入上市公司。据统计,2011年,陕汽集团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其中重卡实现10万辆销售,当年陕西重汽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00亿元,但由于陕汽集团并不控股,这部分收益只能计入投资收益,陕汽集团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35.8亿元。
但是,由于陕汽集团只持有陕重汽49%的控股比例,陕重汽的资产将无法顺利合并到财务报表当中,要推进集团整体上市,陕汽集团必须先从潍柴手中夺回陕重汽控股权。因此,陕西政府在陕重汽控制权上一直与潍柴在暗暗较劲。而陕西国资委之所以一直对陕汽集团如何"分家"上市举棋不定,也是因为"对于微妙的陕重汽到底要在陕西整个汽车产业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怎么处理陕汽集团与合资伙伴潍柴集团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没有清晰的统一的意见。
2006年8月,在德隆系崩盘之后,潍柴动力(000338)出资10.23亿元成功收购湘火炬(000549),从而持有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和陕重汽各51%的股份,成为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剩余的49%股权则均由陕西省国资委持有。
由于潍柴在控股陕重汽之后,一直希望将其整合纳入到"发动机—车桥—整车制造"的"黄金产业链"中;而陕西方面对潍柴控股本省汽车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始终难以释怀。因此,在陕西国资委的主导下,陕汽集团一直希望改变目前陕重汽的股比架构,以"挣脱"潍柴的控制,推动陕汽集团整体上市,来实现其汽车业大省的目标。可惜,尽管陕汽集团曾多次企图通过增资 "夺回" 陕重汽的控股权,但最后都被"财大气粗"的潍柴集团"扳回"局面,双方多年来仍维持49:51的持股比例。
据媒体报道,最近陕西省国资委高层再次表态定调,称:"不会再折腾",为推进陕汽集团尽快实现上市,陕汽国资委拟将陕汽实业作为上市主体,放弃将陕重汽纳入上市范围,从而绕开潍柴集团这一"障碍"。同时,为减少对陕重汽的依赖,陕汽集团已将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为"做强重卡,做大商用车,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陕重汽之外,陕汽集团已经提出了中轻卡、客车、微型车等新增业务到2015年收入超过300亿元的目标,届时中轻卡产销将达10万辆、微型车30万辆、大中型客车1.5万辆,其中微型车进入行业前5名,大中型客车进入行业前5名,中轻卡进入行业前10名的目标。
对此,陕汽集团证券部负责人回应笔者表示,目前陕汽集团在陕重汽之外,的确已经开始加紧布局专用车、中轻卡、客车、微型车制造以及汽车配件等业务,并在集团内部的确提出过微车业务要在2015年达到30万辆的说法。
不过,据笔者了解,目前陕汽集团旗下微车、客车等业务仍十分薄弱,其中位于宝鸡的微车生产基地2011年销量很可能甚至不足三千辆。这意味着,假如抛下陕重汽,只拿陕汽实业里的板块去上市,这里面基本上都是些"不良资产",陕汽集团或很难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陕重汽这一块德隆系的"遗产"来说,日后地位亦将更加尴尬。
本文为搜狐汽车独家供稿,版权归搜狐汽车,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