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则“万向集团拟出资4.5亿美元收购美国A123 Systems(以下简称A123)”的消息,万向集团持股超过五成的万向钱潮(000559)应声涨停。
尽管尚未收购成功,万向集团的电动车业务也并未注入上市公司,但这条消息还是令资本市场颇为兴奋。
在海外对中国企业收购高度敏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万向集团把收购触角伸向美国新能源领域的明星企业A123,势必会引发不少质疑与阻挠,事实上,美国已有政界人士公开反对。
不管万向集团最终能否把A123揽入囊中,这一事件都引发了两方面的话题:一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融资手段灵活且便利的国家,一家公认技术先进的动力电池企业为何会“玩”不下去?二是万向等在电动车研发起步不算晚、投入也不小的中国企业,为何时至今日还要通过购买外来技术以实现突破,仅靠自主研发为何不能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A123的困境
8月8日,A123公司称已与万向集团达成协议,万向集团将向其注资至多4.5亿美元以获得80%的股权,公司希望通过与万向结盟将帮助其维持运营,并增加公司进入中国日渐增长的电动汽车和电网能源储存市场的机会。
随后,万向集团新闻发言人莫晓平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确认,万向集团确有计划收购A123,但现在属于敏感时期,对于收购细节以及A123后续发展问题不便回答。
对于国内汽车圈人士而言,A123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2009年年底,上汽集团宣布将与A123以51:49股比合资成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专注开发、组装和销售动力电池产品。今年3月,上汽集团与美国A123系统公司再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电池电芯业务方面的合作。
自那时起,A123这家名字颇为特别的公司以及其创业历程就开始逐渐在中国汽车圈内传播。公开报道资料显示,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其成立背景也和众多美国创新型公司颇为类似,技术研发人员与寻找新项目的投资人一拍即合。
2001年初,一位26岁,名叫里奥·富洛普(Rio Fulop)的委内瑞拉企业家,主动找到了 MIT材料科学教授蒋业明(Yet-Ming Chiang)。富洛普已建立了三家风险投资公司,希望有人帮他创建一家电池公司,而他了解到蒋正在从事一项涉及纳米技术的电池研究。当年秋天,富洛普、蒋以及蒋先前在风险投资中认识的巴特·赖利(Bart Riley) 共同建立了A123 Syetems公司。
这家以研发储存能量更高、成本更低的动力电池的创新企业很快便引起摩托罗拉等对便携式充电电池很感兴趣的大公司以及投资机构的关注。到2006年前后,A123 的电池产量就达到了每年数百万块。随后,这家公司把眼光投向更具挑战性的车用动力电池上,与其他便携电子产品提供的动力电池相比,车用动力电池要求能量更强、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2006年,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也主动找到A123,希望其为通用正在研发的电动车Volt提供电池。通用等大公司的关注,使得A123很快成为美国新能源领域的明星企业。奥巴马政府将其视为绿色就业革命的典范。2009年,美国政府向其拨款2.49亿美元,支持其研发锂离子电池项目。
2009年,A123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星期后股价翻倍,成为投资界追捧的宠儿。声名大噪的A123也陆续与通用、宝马、上汽等多家整车企业与创新企业签署电池供应合同。
但接下来,A123的日子便没有之前那样顺风顺水。由于电动车市场需求疲软,A123的主要客户菲斯克(Fisker)未能为其轿车产品成功打开市场,供应商A123也受到拖累。今年3月,A123又发生一起较大规模的缺陷电池召回事件,这使公司陷入更大困境。
由于未能实现当初设置的销售规划和盈利规划,A123这个资本市场的宠儿也很快尝到市场的严酷,其股价以最高时的23美元一路滑落至目前的0.5美元左右。
今年5月,A123宣布,第一季度亏损1.25亿美元,预计今年将持续亏损,并警告称,如不能获得更多融资,将无法维持运营。8月8日A123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5540万美元扩大至8290万美元,营收下降53%至1700万美元。
在这样背景下,A123很难从美国境内寻找到投资者,只好寻找海外投资“金主”。在美国分析师们看来,电动车市场需求疲软、大客户菲斯克市场开拓遇阻以及召回事件,是A123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多年关注电动车研发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认为,A123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初对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在电池生产环节盲目扩张所致,“它本身是一家以电池材料见长的研发型公司,规模化生产并不是其所长,但随着其在韩国、日本、中国常州等地四处建厂,投资摊子铺得太大。”
陈全世透露,目前A123设在常州的工厂已经停工.而通用电动车VOLT电池供应商,最终选择的也是韩国LG,而非A123。
万向的难题
万向集团这次在海外的积极出手,让国内资本市场再次为之兴奋。投资界纷纷将此举视为万向最终突破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积极信号。
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也在声明中表示:“A123在汽车电气化和能量存储系统方面提供业界领先的技术,而且在制造和系统工程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而万向涉及这一领域已有12年,在中国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特别是随着我们在美国汽车和清洁技术产业战略投资的进一步扩大,这将创造重要的协同作用。”
1999年,已经是国内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佼佼者的万向集团一脚迈进电动车领域,走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发展战略,欲从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切入电动车,从而实现自己的造车梦。据媒体报道,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曾抛“狠话”:“即使我这一辈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汽车。”
万向集团电动车公司负责人曾向媒体介绍,1999-2009年十年间,万向集团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电动车研发,先后承担5项国家863项目,累计申请专利30项。
不过十多年的投资下来,鲁冠球自己也坦承,搞电动汽车天天在“烧钱”,到现在还没有赚过钱。
不仅不赚钱,在一些电动车研发人士眼中,财大气粗的万向在电动车研发水平上也“一般般”。陈全世认为,万向集团是国内在电动车领域最早涉足、投入也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但从检测数据与示范效果看,万向在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技术顶多属于第二梯队水平。
“万向近几年开始通过海外收购或合资,也表明它意识到自己技术不过关,想通过海外资源尽快掌握关键技术。”陈全世说。
为何这家重金投入研发的企业,技术水平却没能获得关键性的突破?
陈全世认为,主要是其投资方向偏颇了,重生产设备、生产线等硬件投入,而在前期研发、人才与测试等软件方面投入不够。
陈全世表示,这也是大多民营企业投资电动车领域的思路,这种思路放在技术成熟、稳定的传统零部件领域能够获得成功,但在技术尚未成熟的电动车领域,往往是大投资小回报,“技术还未定型,按照目前技术引进最先进的设备,过两年设备过时了,技术也更新了”。
2009年4月,万向大手笔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车用动力电池制造基地。
2010年5月,万向与美国另一家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供应商Ener1公司合资,首期投资3亿多美元,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的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该合资公司计划2011年年底投产,预计到2014年,每年将生产4万套电动车电池组。但据美国媒体报道,Ener1已经破产。
而此前万向已公布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也不得而知。
政治门槛
根据A123公司公布的谅解备忘录内容,万向将向其提供7500万美元的初始债务融资,后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万向还将再购买A123总计2亿美元优先担保可转股票据。此外,协议还包括万向1.75亿美元的期权认股权证。
在分析师们看来,以这样的价格将一家全球技术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收入囊中,可谓捡了“大便宜”。
但这个“便宜”并不容易捡到。万向对A123公司的收购还需得到中美政府监管机构的批准,包括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
事实上,这已经触动了美国媒体与政界人士的敏感神经。
据路透社报道,8月13日,美国两位共和党参议员公开质疑A123与万向的合作,还有一些参议员呼吁,对此项收购进行“严格审查”。而迄今为止,A123系统公司已获得政府承诺支持的一半资助。
Thune和Grassley两位参议员还给能源部长朱棣文递交了一封公开信,表示对万向收购A123的担忧:“数十亿美元美国纳税人的钱通过复兴法案流往外国公司,我们担心最近宣布的交易可能导致更多纳税人资金流往海外”。
两位参议员还质问,能源部打算如何处理那些还没有给A123的资金,是否能保证美国政府支持的知识产权不会落到万向集团手中,以及生产岗位能否保留在美国境内。
A123公司CEO大卫·维欧(David Vieau)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与万向的合作不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至于技术转移,A123已经进入中国发展6年,并不存在技术转移的问题。不过他也表示,美国CFIUS审查和中国政府的审批将是最大挑战。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今年是美国大选之年,反对人士紧紧抓住奥巴马政府高度支持的明星企业被中国企业抢走大做文章,仅这一点,就使此项收购面临很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