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予墨:排污费像"圈套" 政府该对自己更狠

2012年09月25日09:22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予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2012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与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有关“排污费”的一席话,让我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昨日,搜狐汽车的多位知名评论员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毫无例外的,大家都对“排污费”都持反对的态度。反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大家几乎都提到了,那就是政府的这种遇到问题“只知收费,不管效果”的做法,已经偏离了解决问题本身,而是借“问题”来达到收费得真实目的。

  这怎么看起来是一个“圈套”?

  车船税调整、增收停车费,再加上李副所长提出的拥堵费,中国车主的税收是越来越重了。可是几年前,我们还不是这样的。政府在搞汽车下乡,在减免购置税,在搞淘汰黄标车等等,减税负,推汽车销量。2009年,我们就收获了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幸福”,2010年更是以绝对数值再次超越“美帝”,稳固自己全球销量第一的地位。

  产销量上去了,全国汽车保有量自然也跟着上去了。去年11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截至彼时,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大中城市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的城市数量达14个。从去年12月到8月,乘联会公布的我国乘用车产销量为960万辆左右。所以,现在我国汽车保有量就大概有1.1亿辆(把报废的排除在外,2011年全年报废了400万辆)了。

  相比之下,中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继续排名全球第二位,美国去年2.4亿辆,我们一时还赶不上,日本的保有量是0.74亿辆,咱中国和它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

  1.1亿的汽车保有量,一年能够为国家贡献多少收入?车船税(起步在240元以上,以360元为平均数),附加在燃油里的税收(至少占油价的30%,平均每车次5000元油费),行政罚款(按平均每年200元计算)。这样算下来,不算其他的停车费、保养维修贡献的增值税等等,每车次每年至少给国家贡献了2000元得财政收入。那么1.1亿的保有量,就是2200亿元。

  现在要征收汽车排污费,据说,是要按照排量来收。即排气量为1.0以下、1.1—2.0、2.1—3.0、3.1—4.0,4.1—5.0,分别按不同额度的税费征收。分别征收年排污费为2000元、5000元、1.5万元、3万元、4.5万元、6万元,6.1万元以上的收费以此类推。我国汽车保有量里,排量在1.1-2.0里的占绝对数,那么以此来作为平均数自然只会少不会多。那么,仅排污费一项,每年至少要给政府贡献5500亿元的财政收入!这相当于汽车用户现在每年给政府贡献的财政收入的两倍!

  把这个数据算出来一看,当初政府让利的排量在1.6L以下的购置税减免政策而获得的减税,10万元以内的用户,只要一年的时间就返还给政府了;20万元的用户,也就是2年的时间。仅从政府财政收入的得失上来考虑,如果排污费实施,很多用户显然是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一个圈套。当然,我宁愿相信,政府是无意之失,并非是有意为之。但是即使如此,民众依然不会买账,原因其实很简单:

  政府从未认真检讨自己的政策过失

  2009年,政府执行税收减免政策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量,但是汽车界有关高产销量的后遗症也给出了足够的批评和分析。但是,这样的政策还是被执行下去了。但是在政策执行的同时,有关汽车爆发式增长的配套实施,却没有相应进行改进。

  当大中型城市的产销量达到中国式饱和之后,政府唯一会做的,就是对汽车消费进行控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用当年毛主席的话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阶级斗争的时代早已过去,而政策却还是非左即右,毫无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平衡之法。而且,从来没有见到政策执行者认真检讨过自己的错误,只是一味的用极左的猛药,去治疗极右的顽症。

  除了收钱别无它法

  限牌限购、收停车费、收排污费。除了用收钱来控制,也没有其他会用的办法。除了在事后进行纠枉过正,事前从来没有认真考虑各项政策执行下的得与失。当然,或许是政府私下所考虑的得失,与我等屁民所考虑的得失并不相同。但是,官方上的得与失,却是与我们的所思所想空前一致的。

  政府,是否该对自己狠一点?

  不认真检讨自己的错误,除了收钱就没有其他控制办法,这还是民众反感的主要理由。最让我等屁民难以接受的,政府现在执行的,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自读书以来,我等屁民所受到的教育,从来都是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据度娘上所说,这还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生前非常喜欢的论调。但是,我们现在的政策,却总是与之相反。

  几百万辆的公车军车,高速不收费,日常油费、维修费、罚款等等各种花销都由财政来支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我们今天讨论的排污费,也向这些公车征收,可是这又有何震慑力呢?花的不是自己钱,哪个公车会心疼呢?或许有人说了,公车私有化之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是我想问,公车归属到领导自己名下了,是不是就能够收到这些领导们得拥堵费了?政府会不会再列出新的明补暗贴,或者是拿点发票报销报销,来给领导们减减负担?

  不对自己狠一点,公车改革近20年没有多少进展,公车消费治理多年不降反而大幅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汽车拥堵、汽车排污等等责任,却全都要我等屁民们来承担,而我们“被承担”的理由,却总是为了给我们带来一个尽然有序的交通环境,碧海蓝天式的自然环境。如此治理,屁民焉能没有怨言?

  要治理污染,就要从关键点治起

  说了这么多抱怨,排污的治理,除了收钱罚款,到底应该怎么治理?我认为:

  第一条,建立全面而均衡的资源社会,降低贫富差距,这是抓住病根的药方。不要把各种资源往大城市集中了,要想方设法的把资源分散开来,把人才分散开来,中国本来人就多,还因为资源、机会问题拼命往大中型城市集中,那交通焉不堵,环境岂能不差?贫富差距越大,富人花起来自然更加爽快,那排污控制对他们来说就是无用之功。

  我的这一招一说,恐怕大中型城市的领导又得想办法提高房价、药价、学费了以及户口的迁入条件了。可千万别,多把中小型城市的医疗、教育、社会资源提起来,把人才吸引回来,才是正道。

  第二条,头痛医头的药方,是从公车的排污控制开始治理,政府对自己狠一点,降低公车数量和私用率;提高汽车在用车尾气排放达标的监控,对国有车企狠一点,而不是只管出厂排放水平(实际上,现在汽车产品出厂的排放标准都不一定能保证,真正保证的,只有去认证的那几辆车而已);提高燃油品质,对国有油企保证汽车产品能够喝到合格的汽柴油。以普通的汽油车为例,如果因为汽油含铅、含硫量超标,就会导致汽车三元催化器的中毒失效。一旦中毒失效,汽车尾气排放就会高出标准的十倍到一百倍(三元催化器的除污效率,对主要三种污染物HC、CO、NOx的除污能力,一般要求达到90%以上)。少一辆高污染汽车,就相当于少十辆保有量。

  以上头痛医头的方法若真正执行下去了,污染治理还没有效果,那么政府再来限购、限行、征收停车费、排污费,相信无论收多少,我等屁民都不会有多少怨言。

  (本文作者系搜狐汽车评论员,作者授权搜狐汽车独家版权。)

(责任编辑:杜纪栋)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