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关乎人命"!
正如一位人士评价刚刚出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修订案所言,只有从源头抓起,严厉规定,严格执行,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避免新手成为杀手
日前,公安部发布第123号令,出台了《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版,强化小型汽车实用性驾驶技巧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并大幅从严对大中型商用车驾驶能力的要求,以及加大对涉及校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其中,关于校车驾驶人管理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23号令中的其他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申领小型汽车驾照时的场地考试项目由原来的"10选4"变为训练和考试均为"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侧方停车、倒车入库、曲线行驶和直角转弯"5项,而对"倒桩移库、通过连续障碍(轧铁饼)、单边桥"等现实生活中较少运用的场地考试项目不再要求。
与此同时,为了让驾驶者牢记并树立安全文明驾驶的理念,将科目一理论考试拆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信号、通行规则"以及实际道路考试之后进行的"安全文明驾驶要求、复杂条件下安全驾驶知识"。
对于申领大中型商用车驾照的驾驶者,难度空前提高。"训练10项、考试6项"变为"训练、考试均为16项"。科目三考试增加山区、隧道、陡坡等复杂道路条件下实际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并明确大中型客车考试里程不少于20公里、牵引车和大型货车不少于10公里。
此外,《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还明确指出"3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3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驾驶人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或者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要注销驾驶证","对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倒查考试发证民警的责任","造成死亡交通事故负同等以上责任、醉酒驾驶记录的终身不得申请;被处以吊销或者撤销驾驶证记录的10年内不得申请;记满12分的5年内不得申请大型客车驾驶证、3年内不得申请牵引车、中型客车驾驶证","除第一次领取驾驶证的人以外,规定将增驾新取得大型客车、中型客车、牵引车等驾驶证的驾驶人一并纳入实习期管理"等。
让驾驶者对自己负责,同时对他人生命安全负责。这些提高申领驾照或持有驾照门槛的举措,值得叫好。据有关数据,新手及3年以下的低龄驾驶者由于心理素质不那么过硬以及加上当初学的驾驶技能掌握得不够熟练,常在交通事故责任主体中占很大比例。
老手同样需谨慎礼让
申领驾照的新手被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严格要求,而早已获得驾照的老手同样需要谨慎驾驶、文明礼让。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些老手并做不到安全文明驾驶。
比如遇到新手转弯动作稍缓,便立马顶到车前面或后面,让其进退两难,造成不应有的道路拥堵。这种情况,笔者在学校、菜场门口以及居民小区的道路上经常看见。在允许掉头的地方,同样如此。有的素质极差的老手挡了别人的去路,还凶巴巴的指责别人。如果这些老手文明礼让,保持适当间距,心平气和的稍等几秒钟,也不至于造成大家都堵成一块儿。
就连老手们之间,也经常出现争抢。在交叉路口,完全不顾"转弯让直行"、"不同道路同时左转弯的礼让右方车辆"的交通规则,而是比谁跑得更快,似乎他(她)开车时最敏捷。而出现的后果,轻者擦碰重者车损人伤。因为违反交规之后碰撞点可能就在对方司机车门处,严重时会危及本来有优先通行权的车辆的司机生命安全,所以交通规则如此规定。但是"转弯车与直行车"、"垂直道路上两个左转弯车"互不相让的情景,屡见不鲜。
在没有电子眼的地方,老手大秀车技、违章借道狂超,也是引发城区惨烈的迎面碰撞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前几天,小区门前两个都佷牛B的大型越野车差点猛然相撞。一个借道狂超,没想到对面车道同样来了一个急速行驶的庞然大物,只见两车在交会之前的瞬间,车身都像抽风一般的往旁边一闪,躲过了劫难。但其后各走各路、相安无事,好像彼此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城区的卡车司机,诸如当其驾驶着泥头车、水泥搅拌车时,一旦横冲直撞,那更是其他驾驶者和道路参与者们的灾难。
而说到客车司机,特别是旅游景点的大客司机。可以为了比其他车辆更早的进入景点或者去用餐点,可以把车开的像飞一样。在南方一次旅游时,我所乘坐的一辆大客就是如此。那位自以为一路狂超、飞奔之后会得到"车技娴熟"、"为游客着想"诸如此类赞许之辞的老司机,结果遭到众人的一致强烈不满,纷纷劝其接下来要开慢一些。
近年来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肇事率较高,也不一定大多是新手造成的。
行人非机动车也需遵守规章
即便是新老司机都遵章守法、文明礼让,倘若其他的道路交通参与者不按规则行驶或行走,也会险象环生。
那些在红灯时奔跑横穿行车道或者悠然踱步的行人以及随意乱穿的电瓶车,不仅把自身处于危险境地,而且也严重危及其他驾驶者的行车安全。这些行为常常引发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有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建议对行人横穿公路引发重特大伤亡事故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罪。
因此行人和非机动车,作为数量庞大的交通参与群体,同样需要让其提高道路交通守法意识。在加强宣传教育、劝告的同时,更要出台相应的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大力遏制和尽量避免因其行为诱发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安全,除了新手,还需所用道路参与者来共同维护……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