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严厉的召回政策渐行渐近,让人不禁替自主品牌车企捏一把汗。
但依笔者看来,召回政策的从严,将至少有利于自主品牌树立诚信形象、抛掉浮躁心态、垒实出口功底。
树立诚信形象
关乎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汽车缺陷问题,不容忽视。厂家的召回,体现的是负责任的态度。
有时候,虽然"举证难"、"鉴定难"、"费用高",处于弱势的消费群体难以让汽车生产厂家承认自己的缺陷,但是面对不诚信的汽车生产厂家,"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消费者会选择用脚投票。到头来影响的是厂家自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项市场调查表明,汽车品牌的口碑首先是靠产品消费者传达的。可以想象,即便是个别生产厂家顽固到底、拒不召回缺陷汽车,但是在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时代,相关厂家品牌口碑的负面信息仍然将大面积的悄然奔走,其汽车销量也必然受到极大影响。
再说,无良厂家面对缺陷汽车"躲猫猫"的代价巨大,不诚信的后果很严重。《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规定,"生产者故意隐瞒、虚报或者以不当方式处理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不配合缺陷调查,未启动召回,未向主管部门提交召回实施报告,责令召回而生产者仍未召回,未按照规定向主管部门备案规定信息,销售者、租赁者、修理者等相关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停止销售、使用、租赁存在缺陷的汽车产品或者拒不配合缺陷调查,分别处以违法货值金额2%以上50%以下、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货值金额2%以上20%以下、货值金额5%以上50%以下的罚款,构成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表面上看,生产厂家召回缺陷产品造成了自己的利润损失,但是也应看到,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对厂商或品牌的信心和忠诚度也在培育,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戒掉浮躁心态
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厂家急于推出新产品的心态比较突出。而空前从严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如同一针清醒剂,它能让汽车生产厂家戒掉这种浮躁。
使他们稳扎稳打的对新产品进行充分、反复的实验测试,对暴露的产品缺点不断进行改善,把汽车的缺陷发生概率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促进其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弃"低价、低质、微利"的企业战略,走精品路线。
面对严厉的召回管理条例,更多的生产厂家将推行责任制加强生产管控消除引发汽车召回风险的隐患,并建立与客户良好沟通的系统随时掌控消费者所投诉的共性质量问题,发现产品缺陷就主动召回。
这将增强消费者对厂家产品的信心,有助于厂家提高市场份额、增加质量效益。
就目前看来,自主品牌更需戒掉浮躁、稳定前行,因为其近来市场表现还算不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自主品牌9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8个百分点,由原来的23.5%增长到30.3%。在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所占的份额达到42.72%,4家自主品牌车企成功还跻身于乘用车销量排名最靠前的十家当中。这在9月份我国汽车销售161.74万辆、同比下降1.75%的大背景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在于近年来自主品牌产品技术与品质的进步。而其价格优势,依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垒实出口功底
美国一部酸涩难咽的"柠檬法"迫使各大汽车制造商45年来在北美市场上总共累计召回缺陷汽车逾2亿辆,就是因为该法对缺陷汽车的厂家惩处严厉。
3张保修期内的修理单就被认定车辆是有质量缺陷的"柠檬车",消费者可以要求厂家更换一辆新车或者直接退款。同时,厂家还要负担拖车、修车及租车等费用。如果厂家消极对抗,还可能遭致巨额索赔。
这就是世界上各大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上老老实实、在缺陷汽车一事上不敢玩花招的缘由。如此严厉的处罚,没有哪个厂家胆敢怠慢。
面对欧美国家市场的严规峻法,生产厂家必须做足功课,严控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风险,而不要习惯于此前的种种较低要求。
不能忘记,要求的滞后常常授人以柄。数年前,海外针对中国汽车几起处心积虑的"碰撞门",极大影响了中国汽车的国际声誉,大大延缓了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Euro NCAP欧洲新车安全协会所采用的前方40%偏置碰撞测试64km/h的时速,远远高于56km/h的ECE欧洲汽车安全标准和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标准。而且其评分标准不针对分项成绩评定星级的,只会针对最终总结果(前方碰撞、侧面碰撞、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安全配置)进行评级。
所幸新版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标准终于与国际接轨,将正面40%偏置碰撞试验速度由原来的56km/h提高到的64km/h,并增加了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主动安全等项目,强度与难度较之前提高了20%~30%,无情暴露出了不少新问题。但好处是,让一些车型评测成绩不够理想的汽车生产厂家进行技术升级,按照国际规则进一步改良自己的产品。回顾往事,那些本可避免的摔跟头,正是因为对自己降低标准、太过于宽容而导致放慢了本应加快的产品性能提升步伐。
同理,召回制度的严厉,也将促进自主品牌车企工艺技术与产品品质的提升。
"长痛不如短痛"。通过厉法严规,倒逼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从而增大品牌的美誉度。就此看来,召回政策从严并不是自主品牌的灾难……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