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李继成 李伟
“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个好办法,不仅运量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键告诉早报记者,从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状况看,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便捷出行方式,集中力量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包括轨道交通的建设,建立起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是目前破解城市拥堵的最佳方案。
“一推一拉”效果明显
作为一个人口数突破2300万的城市,上海也面临着巨大的城市拥堵压力。但近20年的探索过程中,上海还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堵经验,缓解了城市拥堵。
谈及上海治堵方案,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私车额度拍卖。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套私车额度的拍卖制度。不过,由于当时市场投放额度数量非常稀少,且价格较为昂贵,该制度影响范围有限。
1994年,上海在市内以“有底价、不公开”的拍卖方式,对私车额度进行市场化分配,以此拉开了以额度拍卖限制城市拥堵的国内先河。
额度拍卖制度实行18年来,尽管争议不断,但其客观上确实起到了限制汽车保有量增长的作用。根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统计,“上海全市本地注册机动车车辆数从2000年的105万辆增加到2011年的252万辆,通过私车额度拍卖政策,十年累计削减超过150万辆的潜在私车增量,有效控制了机动车规模的快速增长”。
关键还是发展公共交通
尽管额度拍卖制度确实削减了私车增量,但真正破解上海城市拥堵问题的,却还是公共交通的发展。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晓光强调,用额度拍卖来“限制机动车、控制车辆发展总量、提高停车成本只是救急措施,不是治堵之本”。
杨晓光告诉早报记者:“如果要对小轿车有所限制,应该是以保障公共交通为前提的。”杨晓光还用“一推一拉”来形容上海近年治堵的思路,“推”就是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品质,“拉”就是提高使用小汽车的成本,包括经济上的(如提高市区的停车收费标准)和时间上的成本。
数据显示,十年来上海建成区面积增长一倍,达2851平方公里,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增加30%,但平均出行时耗仍然控制在1小时以内。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薛美根告诉早报记者,早在2002年《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就提出了“公共交通优先、交通区域差别、道路车辆协调”三大政策,而这三大政策也是上海后来交通发展的根本性原则。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上海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1条,日客运量达约600万乘次,地面公交线路1200条,“最后一公里”线路60余条,日均客运量约770万乘次。
“只有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提高公交吸引力是缓解交通拥堵最根本的手段。”薛美根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