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有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虽说日系称不上肥的流油的头号派系,但是其身后近1/4的市场版图还是令觊觎者甚众。这一次,当日系跌倒之后,又有哪些品牌可以从中获益呢?日系的“黑色9月”后面,呈现出众生或喜或悲的两重心态,而在德美韩法的作壁上观的心态背后,隐约显现趁势扩张圈地的野心。对于日系品牌而言,丧失的不仅是短期的销量和市场份额,由此带来的品牌忠诚度和投资人信心的下降,包括企业人才的潜在流失风险,这些才是更为严重的隐忧。
当日系跌倒之后
对于日系品牌来说,2012年无疑是流年不利。刚刚从2011年大地震带来的冲击中缓过劲来,又遇到2012年夏季蔓延开来的车市萧条,库存居高不下。正巴望着“金九银十”来救市,没料到钓鱼岛事件引发全国性抵制日货运动。
首先日系9月的销量下滑,东风日产等5家主流日系汽车品牌环比下滑19.1%-46.2%,平均下滑32.86%(见表一)。如果放大到整个日系品牌,同比表现出来的下滑势头更是明显(见表二)。其中,三菱和富士重工这类主要依赖进口销售的品牌,其9月同比锐减了6成以上。这些数字预计,“黑色9月”给日系品牌带来的打击估计在3个月之内都很难缓解。
9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92.88万辆,环比增长7.46%,同比下降0.15%。其中,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12.22万辆、22.40万辆、15.84万辆、9.89万辆和4.2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 13.16% 、24.12% 、17.06% 、10.65%和4.60%,与上月相比,日系轿车市场占有率下降最快,德系略降,其它国外品牌呈小幅增长。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乘用车销售前15强9月份的销售同比变化,涉及品牌包括日系(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德系(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美系(上海通用、长安福特),韩系(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法系(神龙汽车)。乘用车TOP15的9月销量数字明确地显示了日系的份额缩水,以及德美韩法车系从中受益的程度(见表三)。数字显示,5个主要日系车企的销量9月同比减少90098辆,同比下降41.18%,这直接导致其9月份的市场份额同比大幅下降了近1成。而德系和美系等品牌均得势而进,9月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最高达4%。
中高级和SUV市场的大变局
9月日系的溃败,不仅让一众日系车企跌出销售TOP10,更为重要的是,在销售主力车型、中高级市场、SUV市场,前10强几乎与日系无缘。
9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神龙、吉利、东风日产、奇瑞和东风悦达。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是:福克斯、赛欧、朗逸、凯越、帕萨特、速腾、悦动、捷达、瑞纳和科鲁兹,一款日系车也没有。
1-9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是:凯越、赛欧、福克斯、捷达、科鲁兹、帕萨特、宝来、朗逸、桑塔纳和悦动,还是一款日系车也没有。由此可以看出,日系车的市场下滑,其实从今年二季度以后就已经初露端倪。
2011年9月,全部中高级车(42个车型)的销量为170806辆,其中日系车为64491辆,占市场份额的37.76%;今年9月,全部中高级车 (45个车型)销量为163844辆,其中日系车为37425辆,仅占市场份额的22.84%,一年之间下降近15%,数字触目惊心。
那么,这些日系丧失的销量流向哪里了呢?
从表中可以看出,日系中高级流失的份额,基本上被德系和美系收编。9月的中高级市场,德系帕萨特、迈腾和奥迪A4以很高的业绩分居第1、第2和第7位;美系的君威、君越、迈锐宝和蒙迪欧致胜居然破天荒地同时闯入前十。从9月销量的环比上来看,美系的4款车型环比增长29.15%;德系的5款车型环比增长14.34%。美系和德系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日系的畅销主力车型也难独善其身。
9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途观、iX35、本田CR-V、Q5、瑞虎、S6、智跑、逍客和汉兰达。日系SUV中,CR-V和RAV4下滑明显:前者销量环比下跌33.81%,后者下跌36.77%。韩系可谓最大的获益者,iX35销量环比激增64.68%,整个韩系 SUV销售28777辆,环比增长33%。美系由于产品线过短,没有分到几杯羹,只有科帕奇环比增长336%。德系则几乎销售持平,途观和Q5的环比只分别增加了 1.53%和6.79%。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德系的价格明显高于日系的竞品,两者的客户交集不多。而韩系由于产品线比较丰富,在价格上也有优势,导致日系的潜在客户群直接分流去了那里。
德系和韩系:最大的获益者?
从9月份的统计来看,美系、韩系和法系汽车分别增长了10.4%、11%和32%。客观上,日系留下的市场中,中高端车型包括B级车以及A级车的高端领域,基本上是德系和美系在争抢,其他的品牌一时无法置喙其中。
在A级的中高端领域,美系的英朗系列、新福克斯和大众系的新速腾、明锐争夺激烈。9月,该细分市场美系方面军合计销售48898辆,而德系合计销售44251辆,可谓旗鼓相当,打了个平手。
9月新福克斯销量19274辆,老福克斯销售14313万辆,累计销量33587辆,领跑9月A级车市场,成为该市场的头号赢家。另外一家美系实力派上海通用的英朗系列9月销售15311辆,和速腾正面竞争,后者的销量为21109辆,而高尔夫当月销售11727辆,明锐也销售11425辆,两者的业绩不俗。
可以说,A级的中高端领域基本上是大众和通用之间的较量,由于别克近期的让利明显加强,相比之下,大众在A级车市场优惠甚微,使得通用在这一领域的性价比优势明显高于大众,争取了一部分中间用户群。
而在A级车的中低端领域,日系留下的市场空白被韩系迅速填补。
在韩系企业看来,韩系车一直是日系车最大的竞争对手,双方在车辆设计、技术水平、性价比方面均有优势。日系车遇冷为韩系车拉动销售增长带来了契机。9月份,北京现代销量达到84,188辆,同比增长14.9%,环比增长12.0%,创历史单月销量新高。8、9连续两个月,北京现代在车企销量排名中位居第四。而东风悦达起亚在当月实现整车销量 43639辆,环比增长22.5%,排名行业第七。
韩系的爆发性增长与他们在AO及A级中低端市场的发力不无关系,而这也是日系替代性最强的短板领域。
A0级车领域,瑞纳当月销售18988辆,仅次于新赛欧,而K2三厢9月的销量也高达14113辆,位居第三。韩系一门双杰摘得榜眼和探花,其实力不容小觑。
A级市场,5款韩系车型合计销售43313辆,环比增长10.85%,而悦动20343辆以及朗动15243辆的高销量令业界瞠目,韩系为何如此生猛?
潜在的隐忧
对于日系品牌而言,丧失的不仅是短期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的下降,投资人的信心,销售人才的流失,包括未来企业人才的流失。
汽车咨询机构J.D.Power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欧系车型的购买意向率从2009年的25%上升到了2012年的35%,对日系车型购买意向率则从2009年的32%下降到2012年的24%。
如果日系的销售持续3个月以上在低位徘徊,不排除部分资金承受力薄弱的经销商尤其是二级经销商会改旗易帜,转投其他品牌门下。
表1
日系车企9月环比、同比及1-9月销售情况(单位:辆)
企业 月销量 9月环比 9月同比 1-9月累计销量
东风日产 44591 -31.5% -44.3% 634605
一汽丰田 30066 -31.1% -43.5% 409414
广汽本田 16192 -46.2% -53.8% 233848
东风本田 17741 -34.2% -19.1% 223057
广汽丰田 20087 -22.4% -29.4% 201309
表2
企业 9月销量 上年同月比 中国销量占全球的比例
日产 7万6100辆 -35.3% 25.8%
丰田 4万4100辆 -48.9% 10.0%
本田 3万3931辆 -40.5% 17.2%
铃木 1万6020辆 -42.5% 9.5%
三菱汽车 2340辆 -62.9% 5.0%
富士重工 1857辆 -64.4% 7.6%
表3
乘用车销售前15在2011年/2012年9月汽车各派系份额变化情况(单位:辆)
派系 2011年销量 2012年销量 2011年份额 2012年份额 同比
日系 218775 128677 25.78% 15.94% -9.84%
德系 208163 230279 24.53% 28.53% +4%
美系 153788 174298 18.12% 21.59% +3.47%
韩系 116763 127425 13.76% 15.79% +2.03%
法系 39139 42248 4.61% 5.23% +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