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汽车市场再度开启,恰逢中俄两国庆祝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0周年,以及《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 10年来,中俄两国的关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介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4个月,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30多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从中可以看出,两国的经贸合作在快速向前发展。
具体到商用车行业,更是有两条信息引起了行业的关注:一是安凯拿下俄罗斯280辆公路客车的订单,首批80辆车已经交付;二是大金龙“龙威”XMQ6129Y通过俄罗斯GOST认证。已经冷了两年的俄罗斯汽车市场重现升温迹象。
急剧下降
2008年,当中国卡客车企业雄心勃勃制定出口俄罗斯的计划时,2009年的俄罗斯出口市场就跌入深渊,并一直持续到2010年。这两年,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降至冰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3年前,中国汽车曾在俄罗斯市场创下辉煌,最高峰时出口量达到13万辆。但是从2008年开始一落千丈,2009年的出口量不过千辆。
可以说,中国商用车在俄罗斯市场的遭遇和挫折,是中国商用车国际化进程中的典型案例。在短短的2~3年时间里,出口主体迅速膨胀,只要有几家企业把市场打开,其他企业全部跟上,然后出口量一下猛涨上去。但是,在随后一段时间内,价格又跳水式地往下跌,跌了之后出口国政府再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俄罗斯先是不允许中国产品在当地搞工业组装,然后就是论证,随后又是一系列组合性的手段来限制中国产品。中国的汽车出口到俄罗斯,2007年时达到最高的13万辆,2009年却是全线退出。”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称。
重现升温
在俄罗斯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走出来的时候,抑制了两年的需求也在复苏,中国商用车出口俄罗斯正在回暖。今年1~4月,中国出口俄罗斯汽车产品金额为19.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出口量达11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90%都是商用车。
宇通、大金龙、苏州金龙、陕汽、北奔、华菱等企业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它们均感受到了俄罗斯市场回暖的迹象。宇通海外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去年有一些恢复,但没有达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2010年,宇通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就没有过千辆,由于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今年也没有定下具体目标。
“俄罗斯出口市场复苏比较快,但还没有恢复到2008年前的水平。俄罗斯主要依赖能源经济,比如石油、天然气,由于能源价格猛涨,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复苏,运输行业有财力购车,导致汽车产销的快速增长。另外,还与俄罗斯总理普京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有关,这都拉动了对商用车的需求。”大金龙海外销售部经理谢卫国认为。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本国汽车行业的利益,2008年起,俄罗斯政府提高了对进口汽车的认证标准,检测项目明显增多。中通客车海外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洪涛表示:“新的认证条件比较苛刻,周期长、费用高,一款车做完认证至少需要花费200万元。从2009年起,许多企业开始着手准备这一工作,刚好今年有一些车型完成认证,出口增加是必然的。”
仍有阻扰
这两方面因素导致了俄罗斯国内运输企业既有需求,中国商用车企业也有出口俄罗斯的资格。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政府在今年将推出一些针对商用车的利好政策。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近期将起草关于卡车和客车以旧换新计划的提案。俄罗斯统计机构Autostat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俄罗斯汽车市场中有78.4%的卡车和59%的客车使用年龄在10年以上。按照政策规定,这部分车辆都达到了更新年限的要求。但是由于乘用车实行以旧换新时主要惠及本土汽车企业,因此,有业内人士估计,此次针对商用车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中国商用车企业将难以获益。
但是从大的趋势来看,中国商用车在与俄本土企业、跨国企业竞争,是存有优势的,而且随着产品服务的持续提升,俄罗斯用户对中国商用车的认可度会逐渐提高。而且,除了产品贸易出口,国内企业也开始KD生产的探索和尝试,部分企业表示,在适当的时候,将采取KD生产的形式。
据介绍,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直接投资额为20多亿美元,而俄罗斯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坦言,这种投资额度与两国的地位、两国友好的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的期待,有点不大相符。因此,两国领导人提出,希望3~5年中俄经贸能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
对于中国商用车来说,机会就在于此。(商用汽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