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占绝对优势的
铃木,正在遭遇上汽和
通用强有力的挑战。
12月5日,在印度中部的
通用印度第二工厂TALEGAON工厂,明年4月即将上市的
新赛欧,正在做生产准备。
与此同时,几百里开外的HALOL工厂,从
上汽通用五菱(SGMW)运来的全套CKD工装线也已于10月18日全部到位,第一批来自SGMW的产品样车已在安装中。按照计划,未来两年,
通用在印度市场至少投入四个全新的车型。
印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
铃木的主要市场,
铃木在这个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6%,而印度市场也是
铃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2010年
铃木全球总共销售300多万辆,其中100多万辆来自印度市场。
随着
通用进入印度市场,并以中国合资公司产品介入印度的战略正式启动,
铃木在印度的地位很可能被撼动,此前
铃木高层已亲临印度并实地了解
通用的发展情况。
除了价格还是价格 “印度太需要低端车了。”
通用印度公关副总Balendran告诉记者,印度人
买车主要看价格,购买因素依次为性价比、燃油经济性、运行成本、维护成本、配置、
二手车的价值、外型、舒适度安全性等因素。
2010年,印度全国乘用车销售187万辆,其中145万辆为
微型车,微型轿车市场占60%-70%,并且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以
小型车为主的
铃木在印度市场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其销量占印度总销量的46%。
通用在印度早已布局,第一个工厂早在1996年就建成,此后,又建了第二个工厂,两个工厂的总
产能达23.9万辆,随着第二工厂明年第三季度还将提升1.9万辆
产能,
通用在印度的总
产能将超过25万辆。
此外,
通用在印度BANGALORE还有技术中心,
通用在印度总共有265个网点,分布在199个城市,但
通用在印度市场
销售排名仅为第五,市场占有率仅为4%。“
通用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
印度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全国人口已超过12.2亿,再过五年将超过中国,但即便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超过50%的人口都是低收入者,他们靠打零工为生,加上印度的房价居高不下,印度中产阶级也根本买不起房子,汽车消费自然也比较低端。
大多数穷人的
交通工具是冒着黑烟、行驶缓慢的公交车和火车,大部分中产阶级会选择MAUTO(一种带顶的三轮摩托车),起步价3.5卢比(卢比与美元的比例42∶1)。
印度私家车也不少,但基本都是TATA集团的
微车、
现代、
丰田的一些小车,且每辆车开过,里面都挤满了人,在印度,一辆
微型车坐四个大人两个小孩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本田CRV、
雅阁等中级车在印度无疑是高级车,路上偶尔开过的
宝马、
奔驰、
保时捷只是少数富裕阶层的专享,
宝马在印度的年销量不过1000台。
政策上,由于印度石油全部依赖进口,所以政府鼓励小排量车,0.8升到1.4升排量,轴距1.4米以内,
消费税为10%,超出车型
消费税高达22%。
低成本就是竞争力 2009年12月4日,上汽和
通用汽车在合作开发亚太市场及转让上海
通用股权等一揽子合作方案上签字。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香港成立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共同进军亚太市场。作为该合作的第一步,他们将首先收购
通用汽车在印度的生产工厂等资产。与此同时,
通用汽车同意出让其在双方合资公司上海
通用中1%的股权,以便上汽能在新的会计规则下合并报表。
虽然随着
通用全球经济的复苏,1%股权已经收回,但双方共同进军亚太市场的决定,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钟师认为,对于
通用而言,只有紧紧依托合资公司的产品,才有可能在包括印度在内的更多市场实现超越。
在印度市场,
通用主要以中国合资公司的产品导入,并正在导入SGMW的低成本运作体系。上海
通用自主开发的
新赛欧、以“低成本高价值”著称的SGMW产品
宏光和
鸿途,都成为
通用导入印度市场的首选。
按计划,2012年4月
新赛欧两厢将上市,三厢
新赛欧6月上市,明年12月投产柴油版,之后还将投产SGMW的
宏光和
鸿途,不过,在印度这两款车将直接进入乘用车市场。
与车型一起导入的还有SGMW的低成本管理模式,以姚佐平为首的上汽和
通用派驻的团队已经来到印度,负责整个印度业务的协调和管理。
“中国管理团队的到来,为我们进入印度市场打开了一扇门。”Balendran告诉记者,
通用携手上汽合资以后,已对印度市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能为我们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使印度当地产生更大的增量。
中国经验够用十年 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
通用正是通过零距离贴近中国市场,迅速取得了第一的占有率。按照计划,2015年
通用在中国市场将实现产销500万辆,其中有一半来自SGMW。目前印度的汽车制造业水平,消费购买力水平,跟中国还有10-15年的差距。
“12年前进入中国市场,
通用曾选择将性价比高的韩国
大宇车型投放到中国市场,很快适应并拔得头筹。进入印度,可以说也是
通用中国的战略再现。”曾参与
通用与
五菱合资谈判的原
通用中国高层周方裕认为,在
通用现有体系中,只有SGMW的运作成本是最低的,可以与印度当地的汽车厂家一决高下。
通用TALEGAON工厂建造初期,曾经动用全球体系核算建造成本,
通用北美报出的价格是10亿,
通用韩国
大宇的报价是5亿,最后,在SGMW低成本体系配合下,实际只花了4.2亿元。
与
通用的其他合资公司相比,SGMW最具竞争力的是三方资源的集成,上汽和
通用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而
五菱自身具有的低成本打造的优势,三方合资的优势使SGMW形成了体系竞争力。这种体系竞争力也适用于其他的市场。
目前,在印度市场,新导入的车型已经实现了80%的当地产,这种低成本而高效率的运作体系让印度的成本竞争非常激烈,相对来讲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也是比较低。
反观
铃木在印度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除了
铃木之外,其他世界性跨国公司没有针对印度市场特别设计产品。
通用将SGMW模式导入,的确使
铃木高层产生了担忧。在中国市场,
铃木曾领教过SGMW模式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SGMW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
铃木在中国的合资公司
长安铃木和
昌河铃木。2010年
铃木两个合资公司总数都不到50万辆,而同一年SGMW已超过123万辆。
“我们(SGMW)的产品非常适合印度市场,印度
经销商到中国看了以后,也这么认为。” 上汽副董事长、总裁陈虹今年8月两次考察印度市场,在他看来,
五菱的产品,世界上其它大汽车公司设计不出来。“SGMW低成本、高效率、用户价值导向及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这四种能力可以在印度或者其他地方进一步发
扬光大。”
(责任编辑:宋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