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我是来自兰州电源的。作为我们充换电厂家,你们有没有对电池厂家的变化给予认可,以后万一我们作为电池厂家推出来不同技术体系的产品,在我们的充换电网络里面能不能兼容?
傅毅:我们做运营商,做网络。网络有一个很大的运行条件。车辆和电池。电池技术现在处于快速进化的初级阶段。从电池的种类,目前EV大家认为是磷酸铁锂,是磷酸根系列的。还有三元系列的,他是做HEV功率性电池最好的材料。但是现在会有新的变化。比如说08年美国阿根实验室把碳酸锂材料开发出来了。硝酸硅的科学家来北京,我和他讨论了几天。我没有看到一个非常令我信服的实验的数据说他解决了个使用过程,尤其是高温胀气的问题。三元以前认为只是一个功率性的电池,但是现在有可能做成EV的。磷酸根的材料进步非常快。如果你把他换成磷酸锰铝,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配方的变化,制造工艺的变化。磷酸根残杂的方式加某一种材料,做成固溶体,在国内已经有某一家大型电池厂商在10年把单体做出来了。它的测试能量密度是目前国内做磷酸铁锂电池的三倍,提高了两倍。现在国际上车厂,乘用车标准的里程是150公里,他要把电池重量控制在1.2T之内。如果这个不变的话,相当于续航里程光这个材料改变,要到400公里。我们今天讨论的很多问题,续航里程很短,体积过大,安装整车很不方便。我们会发现技术进步非常快。这种进步,我做一个网络的设计,要看它的功能分布。网络是一个长期的,不像车商,第一批产品推出来之后,我可能再改进。他的产品相对有独立性。但是网络不一样。我今天建一个网络,不能明天把它彻底推倒重新投资。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电池本身的技术进步。这个条件跟现在的网络,我愿意把它称为使用的支撑网络。车在售后维护的问题。开传统车,买一个车可能你的维护是三个月以上。电动汽车呢?你三个月去一次4S店,不可能。让你一周去一次,两周去一次,用户受得了吗?这不简单是有没有钱的问题,是时间的成本,售后维护便利性。技术设备提供的可能性。如果说大宗的推广乘用车,这个问题,是我们的厂商遇到的第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售后支撑体系是不是以前一样的结构,还是有一些很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反过来,我这个支撑网络本身的功能是什么。他的充电还有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我和能源网,和电网之间的能源网之间的关系,这个接口怎么定义,和用户的接口怎么定义,和车厂的接口怎么定义。一个城市也在谈ITS。在EV这种车上,ITS对车的监控和管理变得非常的重要。因为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不外乎就是一个集成使用的问题。
提问:我是来自杭州高德电子的许建宏。我也是一家民营企业,这里有两个问题跟大家请教。刚才焦总代表民营企业说的一句话,感觉到民营企业这个冬天很冷,大家下面一片掌声。我非常认同焦总的意见,也非常认同傅总刚才说的。央企发展是不断把自己产业链往上往下延伸。占有整个市场,把民营企业一个个赶尽杀绝。在08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国进民退,浙江的民营企业比较发达,所以非常明显。我们四位来自国企和央企的嘉宾,在你们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跟民营企业是怎么样的关系?是不是能够把民营企业携手共进。大家去共同的前进。
为什么只有央企有联盟?不能有产业的其他联盟?我们既然有一个央企联盟,能不能央企带个头,把民营企业也联盟在里面呢?
傅毅:这个问题在做的时候,我们现在用的充电机,基本上用的是民营企业生产的。我们有比亚迪充电机,奥德讯,我们自己并没有说我充电机自己做。我们的快放系统,我不敢说其他企业,电网或者是中石化怎么考虑。我们的充电设备90%是公开采购。强电我们是委托南网在做,设备是完全招标,没有说我定单很多,我自己搞几个企业。我们还是在一个根据不同企业,他的制度和资源的优势去做合理的分工,我认为分工是一个社会的经济进步最基本的标准。分工越细、越深,你的产业进程就越好。制造业我个人的看法是,作为国有体制,他和我们的非国有比起来,他效率上会有一些问题,包括应变能力,这个人天生应该,非国有体制也许做得更好、更有竞争力。我们对这个会有充分的预期。
设备供应商,包括做车,我没有做,我希望用全球最好的产业联盟。你要成为一流企业的必要条件,你是要用一流的产品,而不是抱残守缺,用你系统的东西。
卫哲睿:如果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电动车产业就是一个共赢的产业。在中国电动车发展最早的初期不是央企的电动车发展起来的。而是民企的车企先火起来的。最早推出去的、最早去尝试的,最早推向市场的。但是后续随着市场真正的发展,随着技术上的不断成熟和稳定,这种各种各样的模式出来。才会有一个跟刚开始不太清楚的。这是我信表达的大融合和共赢的产业链。包括电动车里面的零部件,各种关键部件,我们现在在主流的中国的市场上更多的是民营企业。中国的传统汽油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二十年还是五十年不知道,但是肯定是落后。我们要赶超他,几乎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的核心技术,发动机里面最核心的技术中国是不掌握的。但是中国政府提出来了弯道超车,我们在电动车上不能输于西方市场,不能像传统的汽油车一样,让西方企业以技术换市场。所以提出来我们一定要发展自己真正的电动车来从电动车这个统一的起跑线上和国外竞争,掌握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我们最初的初衷,要承担起这样一个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十大车厂联盟,他们也跟央企联盟是一样的。其他的车厂也都联合起来共同发展电动车等等。可能还有其他的电动车联盟也很多。大大小小和影响力不同的感觉。但是这个产业链中的联盟很多。从车企到零部件,大家共同参与的机会也是蛮多的。
提问:刚才各位央企和国企的嘉宾根据自己的企业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想问一下焦总,您是台上唯一的民企代表。
我们南京绿展科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没有政府和在这个行业里的优势资源。我们怎么样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和外企和央企竞争的?我们的优势在哪里?请焦总介绍一下您公司在推广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焦玉华:我们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投身到这个行业里面来。我们没有任何优势。我们加大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力度。作出满足个人与客户不同需求的优质的产品。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开发出了五大类产品,包括交流充电桩,大功率的直流充电机,便携式直流充电机,车载充电机,换电设备。经过很多客户的试用,情况还是不错的。我们现在公司一方面为整车企业提供配套,提供车载充电机,便携式充电设备。以及为一些小区或者电力公司下属企业,给他们做一些充电桩的配套工作。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试用,我们的产品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大家很快能看到在很多地区会有我们的产品,包括我们内部系统在使用。我们跟我们OEM厂家和服务商有一些协议,我现在在这个场合还不能说。
借这个机会,我还想再以一个普通听众的身份请教傅总一个问题,傅总作为央企的领导,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更多的考虑管理方面的问题。现在作为我们生产重点设备的企业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呢?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电话,我是某某某,我想在某一个地方建充电站。我们这个地方的用电负荷、配电容量也合适。我们说你要先请教一下当地的电力管理部门。过了几天我让我们的销售人员回访一下,人家说不行,我也有资金,也想投这个资,但是电力部门不让。作为国企来说,投资这个的时候,一方面考虑社会责任,也会兼顾到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但是作为很多的民营资本,他们可能有投机的动机,但是也有一些人想投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傅毅: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这应该是中央政府来回答这个。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战略,但是的确在中央政府层面上,这样一个中长期的产业战略,我个人的看法就是,配套的规划或实施方案严重缺失。这包括刚才焦总问的问题,其中涉及一个能源政策。电力方面的能源政策。在能源局的各种方面的会上,包括工信部的会上。内部这个事情有很多讨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给,是不是受电力法的约束。去年这个问题我在深圳和南网讨论过,第一,现在对充电设施的管理,归口应该是国家能源局。我见到能源局有关所有的文件里面,没有把它界定为电力营收。第二,国资委组建了一个电动机产业联盟,其中基础设施有五家,两家电网在里面,还有三家非电网。所以我当时在深圳市政府会议上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国资委,我们能假设它不懂法律吗?不能这样讲。对商业的协调,这个怎么来做,目前我们国家在实施推动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对这方面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意见规划,下面25个城市是五花八门的什么方面都有。就连充电站怎么批都不知道。规划你说做充电站的,查所有的文件,查无此类,我批了你过后,没有问题就算了,一旦发生问题,第一个板子要打到规划上,你为什么批他?这个问题在奥运会的充电站、世博的充电站都是这样,就是临时的,一年就拆了。但是现在从产业来说,他要盈利,盈利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产业的管理办法、法规,标准是行业的制造问题,运行和法规的宏观管理政策,我的看法、我们的交流,还不是国务院某一个部委。工信部是管车的,发改管产业协调,能源局是管网络。科技部是管产品研发、新产品开发。但是新能源汽车每一块都有,这个怎么协调?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关键,但是我们也希望中央政府对这些关键问题要有一系列的协调和部署。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