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4月23日-5月2日,以“创新•跨越”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激情开幕。2000余家参展企业,1125台参展车辆,120辆全球首发车,规模再破记录的2012年北京车展将带来非一般的视觉冲击。搜狐汽车再度全方位出击,带您深入体验2012年北京车展!
以下为4月23日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管组经理王正璞做客搜狐访谈间,接受搜狐汽车车展现场专访。
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销管组经理 王正璞
主持人:这次参加北京车展有什么新的亮点?
王正璞:正A级的我们自主开发的新车型,还有未来明年要上市的V6,跟V5车一样的两厢车,在明年会推出。我们今年要推出V5,明年推V6。另外我们这个车虽然推出比较久,但是我们在今年推出所谓的小改款,外观上在前面水厢做了新的设计尝试。
记者:现在看这两款车是什么样的层级?
王正璞:这两个车型是正A级车型,今年九月要上V5,明年上V6,它们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我们投入了十几亿,花费了四、五年的时间,打造这两款车型。
记者:给我的感觉一般是,最新的这款车它的消费者人群是怎么一个定义?
王正璞:我们自主品牌从今年开始,推出V4、V3;V5九月上市。其实这个V的话,我们赋予它两个定义,一个定义就是V加I,它是智慧的,我们一些比较智慧的科技,在新车型上,再讲深度一点,比如我们一些甚至比较V级车、C级车,一些等级,人机交互系统,类似于C级车,宝马、奔驰这一类的,操作界面,高端的。另外我们推出Vi、Vdo,我们把它念成we do,意思是我们做得到。我们把前瞻性的配制放在V5、V6一系列车型上。其实我们跟日本三菱或者一些企业,日本三菱它的车型比较偏驾驭性、动力性、激情,我们把这块附着在未来V7、V5、V6这里头。所以说其实从现在开始,我们认为我们东南汽车自主品牌这一块,就是把这两方面这两个层面,一个是人性化科技,一个是动力驾驭性,放到我们未来的V5跟V6上面。
V5的消费者群体部分应该说比较重视家庭,比较男性化,未来的V6的消费者群体可能带有一点中性,比较偏向时尚跟动感,其实我们刚刚讲到在明年伴随V6的上市,我们还会推出所谓的流行的涡轮版。
记者:随着新车的推出,今年在这个产品市场的布局会有一些调整,我想问,作为品牌的研发包括新产品的导入,还会有长远的计划吗?
王正璞:我们跟三菱的合作是很密切的。它原来也打算推出涡轮版,考虑到现在大环境比较节能减排,我们V5也有推出。应该说V5因为有跟三菱这边的考量,我们跟三菱有一些开发技术,他们的朝向可能是更家庭化的,这块市场比较大一些。未来的规划应该是在V6车型。
记者:另外一款您介绍过戈蓝2012,这个车的推出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相比旧款有什么变化?
王正璞:它应该是07、08年上市。这款B级车我们没有经营好,不了解中国这个B级车的消费者群体特性是什么;相比之下三菱原汁原味的东西带到这个里面,它比较强调操控性、动力性。但是大陆B级车消费还是比较倾向于舒适、豪华,这块我们会在这次推出的新品牌上面做一些调整。
记者:之前大家喜欢比较中庸、商用的,现在80后的消费不一样,似乎这个市场现在从B级车到新的时代,这方面我们有没有做计划?
王正璞:跟别人不一样,因为这块我刚刚特别提到,一开始上市的时候,没有掌握到这个潮流,你讲的这个潮流好像快要变成运动化了,但是我个人来说,其实它重视的还是三菱血统这个品牌。它的底盘,在日本车厂比较偏欧风设计的,至于外观我们感觉稍微比较稳重、端庄一点,这块市场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一直没有占领过,所以我们是朝向这方面去修整。其实三菱它这个底盘操控性,各方面确实都是世界一流的。我们这次感到没有抓住潮流。
记者:刚才您也说到V5,我们有的网友对V5很感兴趣,今年V5九月份上市,它铺货应该很快吧?
王正璞:是,我刚才特别讲过,这款车从我们研发、生产、制造,层层把关,我们还是想维持我们平缓的品质,我们不断地去测试,不断去发现一些小的问题,不断地完善。我们上市时间缓到九月份,产能相对没有问题。
记者:多少?
王正璞:我们初期一个月是放在六到七千台左右。
记者:主打城市还是一、二线城市吗?
王正璞:我们V3做一些分析,它比较务实、经济的一个客车消费群体在三、四级市场,V5比V3要高一个层次,在二、三级城市。
这块我们可能跟一般媒体说的不一样,我们自己内部分客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我们前两百单是V5主要动力车,到目前这边的覆盖率应该是在150到200之间,这覆盖率还有点不足,占80%几,这一块我们在四个月内缓和。
记者:您指150个城市是吧?
王正璞:排两百个城市出来,我们是一百五。一百五到两百之间,这个覆盖率在83%,所以我们通过网络在四个月内要把这个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
记者:V6也是明年?
王正璞:对,明年,V6还有点B级车一些,比如流行的一些式样,比较时尚的,比如像天窗,比较前瞻、时尚的放在这里。
记者:希望这两款车取得新的成功,今天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