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的热闹场面,让每一个去过现场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个车展的规模宏大,展示车辆琳琅满目,观众更是摩肩接踵部分展厅甚至达到了拥挤不堪的程度。虽然展会的组织水平还有待提高,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渴望可见一斑。
中国已经连续3年居联全球汽车销量首位,而且这一优势还有可能继续保持下去。面对着13亿人口的大市场,任何一家汽车厂商都不会等闲视之,尤其在全球经济均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庞大的汽车潜在消费市场更是成为各大汽车商家必争之地。这也是北京车展为何迅速跻身全球第6大A级车展的重要因素。
与北京车展不同,全球另外5家A级车展举办国基本是汽车制造强国,分别是:美国底特律、法国巴黎、瑞士日内瓦、日本东京和德国法兰克福。但与5大国际车展重视汽车品牌的口碑和汽车文化相比,北京车展似乎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有关A级车展的定位,国际上的说法一般是,重点展示汽车厂商的品牌口碑、汽车文化以及高端的汽车技术。比如在本次北京车展上,作为中国今年规模最大的车展,应该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和产品的最佳舞台。从观展的角度来看,观众也应更加注重对一些新的汽车产品和技术的体验。
但是几天下来,北京车展似乎被车模们的花边新闻包围起来,某某车模身着暴露的珍珠衫、某某车模身着布条衫……这种新闻充斥着车展的报道之中,而真正的关于汽车专业方面的展览和解读,则基本被淹没在这些花边新闻里。这似乎偏离了车展举办的初衷。
有人说,中国的车展更像一个“大卖场”,在这里面夹杂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实质性的东西却往往被忽略。这种说法虽有过激之处,但也多少反映了中国汽车文化的现状。这与中国短暂的汽车历史有很大关系。
目前,按照一般的千人拥有汽车数量计算,中国刚刚开始步入汽车社会。完成这个过程,中国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则经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短暂时间内的集中爆发,让中国理性的汽车消费和欣赏文化还远远没能跟上汽车使用的步伐。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羸弱却不容回避。中国汽车加入WTO十年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没能取得实质性成功,中国汽车仍然处于模仿阶段,距离自主创新还有很长的道路。尤其在一些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上,我们基本上依靠进口。中国汽车制造文化的形成自然也就落后很多。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汽车销售和消费心态的浮躁也就不足为奇了。
莫被车模遮望眼。如潮的观众和惹眼的车模仅仅是繁荣市场的表象,而在这表象的背后,则是中国汽车业需要奋起直追的严峻形势,以及中国汽车文化理性提升的迫切需求。中国的汽车历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