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公布了2012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外界普遍认为,新一轮车市刺激措施即将拉开帷幕。同一天,汽车商报邀请多位经济界、汽车界专家就汽车新政展开研讨,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的车市重在引导、调整结构,而非简单救市。
市不需救有多重理由。首先,1800万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锅底”。换句话说,车市再不景气,1800万也是个保底数。而这个数是世界所有国家,包括像北美市场都没有达到过的高限。这样的市场不存在“救”的问题。
其次,2008年以来的上一轮刺激政策导致汽车市场以超常速度增长,也是在同一时间段,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资源、环境及社会间的矛盾骤然紧张。在当下中国追求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背景下,以拉动产销量为目标的救市政策只会加剧这种紧张关系。
此外,救市政策的一个先天缺陷就是普惠。其结果是,一方面,濒死的企业又活过来,不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所有的产品都得到“照顾”,不利于产品结构向节能、低排放转变。最终,在低水平、重复扩张的冲动下,中国汽车过去存在的各种弊端再次重演,产业竞争力依旧徘徊不前。
我认为,当前车市快速调整的情况下,“导”市很有必要。政策引导应该有“两个方向、一个避免”。
第一个方向,有利于节能环保。上一轮车市政策,无论是税费减免还是财政补贴,都以1.6升排量为门槛,看似有促进小排量车的指向,但由于所有的企业都有1.6升产品,政策变得普惠,只起到了拉动销量的作用。未来的新政,需要在排量划分上仔细斟酌,设定成1.3升效果是否更好?是否可以尝试把排放作为享受补贴的指标?是否还能创新制定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办法?
第二个方向,有利于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事实证明,对1.6升以下产品进行补贴对促进自主品牌发展效果并不明显。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企业研发投入比设定红线,达标即给予优惠政策,这种设定是否有助于促进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值得研究。同时,落实和快速推进公车采购自主品牌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一个避免”,我想还是避免普惠。所有人都能受益的政策只会让调节构变成促增长,再度上演销售井喷的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