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起,广州再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已经加入到城市的“限购”行列之中。针对这一次广州对汽车的“限购”,虽然当地政府也举出了占地、资金等多方面的理由,但仍然显得有些牵强。更关键的问题,广州是开放的窗口型城市,此举对其他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这一举动也表明,大城市靠命令手段对汽车进行限制,不仅会直接影响当地的车市发展、还会进一步在限车方面,无形中建立了一个另类的标准作用。
这次广州对汽车的限购,着实让汽车消费市场“紧急制动”了一把。从经销商的加班加点售车、到消费者一车难求的心理负荷加重,无不会给合理的汽车消费平添更大的压力。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城市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意可以采取限制措施是否合理、能不能见效的问题;而是在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会对原本来就存在波动的国内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样的问题一旦变成为习惯性限制,那才是比“限购”本身更加致命的问题呢。
“限购”只能使汽车的产销矛盾加剧
随着这一次广州声势浩大的“限购”实施,很明显,一下子就将汽车在广州市场的巨大消费,压缩到政府所给予的指标之中,这样,不仅会让业界看好的市场,变成了计划下的消费平台;还容易让更多的城市,对广州这样的发达地区,产生一种交通状况不好就需要动用限制手段的仿效。其中,更直接的问题就在于,“限购”只能是简单的缓解压力,而根本解决不了多车问题。另外,限制所造成的影响,也很可能给平等的市场竞争,再来不公平的竞争效果,这或许才是人们对“限购”产生诸多疑虑的原因。
从已实施“限购”的北京等城市市场看,“限购”确实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扎堆消费问题,但很难在治堵以及多车的问题上见到期待的成效。而另外产生的新问题,更有可能让消费市场形成复杂局面。像北京要求年配额24万辆,往往能够造成成倍的汽车销售数量,这样一来,相应的规划配额,已经成为消费者从现实到心理的双重制约。这才是“限购”最不应发生的问题。要想解决好限购可能造成的无形影响,除了更科学的调配份额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需要堵住编外消费问题。因为,任何被权力或背景所能轻易做到的消费捷径,其实都是消费者能够看在眼里、苦在心里的大问题!所以,不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消费的人人平等问题,“限购”本身所造成的影响,就会产生弊大于利的结果。
限购与发展汽车的自相矛盾如何解决
在汽车发展已经被公认为主流的时候,各地对汽车的发展,所持的积极态度是显而易见的。而就是因为规划问题所出现的土地占用与交通堵塞,从而引发的被动“限购”举措,显然有失于汽车发展初衷、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相矛盾问题。特别是,在国内汽车制造,尚未强到可以全面走向世界的情况下,这样的就急于的限购,很可能会带来大量积压与库存的结果,也很容易给国内的汽车市场形成无解的滞销问题,这在动辄就可能投入数百亿的汽车发展面前,如果让“限购”给影响了汽车的发展,那才是最大的不划算呢。
其实,针对现代城市化交通的矛盾问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就在于怎样通过正确的规划,科学的疏导以及合理的运用好智能化交通管理来解决车多问题,那才是最合理的积极解决办法。相反,一见城市交通出现堵塞就要限行、一遇到汽车消费火爆就要限购,不仅难以解决汽车规律性的产与销问题,还容易让人为因素直接左右市场规律!特别是,城市的行政限制,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技术相对不足的国内企业的制造与发展,这就更加与国内大力发展国内汽车的初衷难以吻合了!所以,面对限购问题,行政命令固然会在销售上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能否出现解决城市化交通问题与汽车市场的同步发展问题,确实还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
应该说,限行归根结底是非常被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手段。而要想将这种被动、进行合理的转变,就需要从政府的带动性消费以及服务替代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让消费者从意识上就开始正确的认识汽车与出行的关系问题,这才是主动解决汽车与交通同步发展问题的关键。相反,如果更多地将心思用在被动应对交通问题上,很可能就会出现,“限购”了很久,交通问题仍没有解决好的新问题,这样所制约的汽车发展、确实是难以想象的……
本文系供搜狐汽车独家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