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而言,新A6L的最强项在于乘坐的舒适性,像Bose环绕音响、电视接收装置、奥迪音乐接口、18向电动调节驾驶员席、前座椅通风、后座椅按摩功能、后排220V电压输出和全景天窗等等配置,都是为了服务乘坐者,特别为后排贵宾专门制定的。这里既然说到后排,就不妨多说几句。放下两款顶配车型的后排中央扶手,不懂车的人也能立马发现问题,显然新A6L上的一系列按钮(主要用于操控多媒体设备)更上档次,当然,这也是表达方式的不同所致,因为新5系Li已把这些按钮集成在了一个遥控器上。独立空调、座椅加热、遮阳帘、双液晶屏是两车同有的后排配置,至于独家武器,新5系Li的小桌板颇为实用,而新A6L 3种模式的座椅按摩真的倍儿带劲儿。
尽管这一代A6L的车长短了20毫米,但宽度却有所增加,轴距则加长了67毫米,3012毫米甚至比2002年第一代A8L的还长。但即便如此,在与从标准轴距版加长140毫米而来的新5系Li的尺寸较量中,竟然让后者差一点完胜(这一点就差在了车宽上),尤其是轴距将近有100毫米的差距,测量后的最大后排腿部距离也多出50毫米,行李厢容积更是大出60升。但话说回来了,都到了这个级别,毕竟底子在那儿摆着呢,其实谁的后排都能轻松翘上二郎腿,谁又会天天把行李厢塞得满满当当呢,别太较真,以上指标的考量仅仅是做个参考。不过,如果从实际乘坐感受上看,新5系Li的空间感确实更好些。
关于发动机的比拼,实在太过复杂,预知详情请参见"发动机大战"。至于变速器嘛,新5系Li做得更统一,8挡手自一体覆盖了整个车系,而新A6L除了高低配车型配备了7挡双离合和6挡手动之外,8挡CVT手自一体则占据了主流,貌似打了个平手。驱动形式方面,新5系Li依然整齐划一,后轮驱动没有悬念,而新A6L则有前驱和quattro全驱之分,显然后者是留给高配车型的。
在测试场上,把他们顶配车型间的对决称之为火星撞地球一点都不为过,其测试数据,包括基本参数接近得让我经常怀疑是不是看串行了。惟独轮胎和备胎这两项我不可能搞反,因为新5系Li的缺气保用轮胎(俗称防爆胎)很特别,它让其不需要预备备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