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予墨:猜疑成风? 请给自主更多些生存空间

2012年07月19日10:51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予墨

  由于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政府在前几年用依靠汽车市场拉动GDP的时候,对于交通环保、石油等压力考虑不足,配套设施没有跟上,从去年开始,汽车市场的增长从过去的高速度走了下来。

  而相对来说,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目前面临着行业内最严峻的困境。除了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之外,其余自主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业绩均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尽管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希望那些不是以汽车工业发展为己任的企业,尽快被市场所淘汰,让真正致力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并且能坚持、耐得住寂寞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我同时还是希望,无论是我们的政府部门,还是媒体界、评论界人士,尽量多给自主品牌留下生存的空间,至少不要人为的压缩这个空间。不要为了追求自己的媒体效果,而将自主品牌推向负面。而最近自主品牌发生的几件事情,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反响,都让我对此深感忧虑。

  第一件事情,5月份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的起火事件。这件事情发展到最后,汽车行业的焦点都是盯在了比亚迪E6的电池安全性上。对这件安全性事件,自始至终我并没有做过任何发言,第一是因为我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比亚迪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不敢妄言;第二是这起因后者高速行驶(160公里/小时的速度,最新的内部消息是240公里/小时的速度)导致追尾的交通事故,本身就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评判车辆安全性能高低的案例。无论是什么车型,被这样速度的车型追尾,最终造成的后果都会很严重。所以用这次事故,来推测E6电池性能的安全,有些媒体甚至牵扯出了E6没有经过CN-CAP碰撞试验、安全性能无保证的说法,显然是非常牵强,甚至是错误(CN-CAP碰撞并非是强制的,上市车型只要求通过国家公告认证要求的碰撞试验)的。

  我这样说,相信会有人抱怨说,难道我们连怀疑的资格都没有吗?我认为,怀疑的资格当然有,不过在媒体上大肆报道,引导公众偏向于负面思考就不太好了。如果有人写篇文章,说某人"疑似"得了艾滋病,想必大家不管你真有还是假有,都会离你远远的。不知道被怀疑者又作何感想呢?虽说谣言不攻自破,可是也有说,假话说得多了,也就成了真的。

  第二件事情,还是比亚迪汽车的。前几天有媒体报道,戴姆勒有意停止与比亚迪汽车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合作,而另外寻找一家新的电池供应商。对此,戴姆勒和比亚迪都迅速予以澄清。我认为,这样的新闻报道,是对E6起火这个事故的又一个臆想。既没有体现出媒体应该有理有据的责任心,也没有体现出对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有的关注。网络媒体时代,无论网站的大小,只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能够在网友间迅速传播,如果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造就一些有损自主品牌的新闻来,那岂不是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上的罪人?

  第三件事情,是有关奇瑞与量子的合资公司——观致汽车的。前两天,有关观致汽车内部资金陷入短缺的报道,同样让我想替观致汽车打抱不平。

  这篇文章中说,"日前,观致汽车对外表示,常熟生产基地预计将于今年8月份左右主体竣工,今年年底工厂即可建成投产。那么三年的宽限期后,观致汽车能赚到35亿余元偿还呢?以目前中级车的售价和盈利能力,观致汽车需要销售多少辆车,方能偿还这35亿余元!简单的常识即可判断,观致汽车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我不知道这里提到的"简单的常识"到底是哪些常识,我只知道,现在谁都无法判断观致汽车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为谁也不知道观致将来一辆汽车到底能够赚多少钱,也不知道观致将来一年能够卖掉多少车。我相信,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只是凭借目前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的售价区间,以及它们的销量业绩来做出判断的。这样的经验,未来是否靠谱,还要打个打打的问号,显然并不是依靠简单的常识,就能够判断出来的。

  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汽车业已经进入薄利拼量的时代,指望高投入高利润原来就是一条不归路。

  我认为,这种判断也略显片面。中国汽车市场,是否已经真的薄利拼量的时代?是不是所有的车企和品牌,将来都必须是进入薄利拼量的发展模式?按照这篇文章的理解,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然而,我眼里所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合资企业每年在中国获得的利润,都要比它们在欧美国家市场高出许多。如果再加上合资中方得到的利润,这利润率会比欧美市场高出多少?对某些企业来说,中国汽车市场显然还远没有到薄利拼量的时代。对第二个问题,品牌定位的不同,销量和利润,自然都会有天壤之别。奔驰宝马奥迪的销量没有大众丰田通用高,并不代表了它们的利润就没有后三者高。

  我国自主品牌发展不利,这几年在不断的做出向中高端迈进的尝试。对此,我也曾经做出过多次的批评,甚至是劝告它们,在品质这个基础没有打捞之前,不要那么急躁得进军中高端市场,做好紧凑级市场也会有出路。然而,我的这种观点,是基于我个人多年的观察得来的。我曾在多家自主品牌车企的研发岗位工作,对于这些自主车企的发展有长时间的、最直接的接触和了解。所以,我的所有有关自主品牌的评论,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并不是依靠所谓的"简单常识"去猜测的。我表达我对自主品牌的观点,是想正确反映出自主品牌的一些错误,希望它们能够得到纠正,避免在一些错误问题上越走越远。而不是凭空创造出它们的"负面信息",以吸引眼球。

  前几年,奇瑞吉利等企业,以为推出个高端定位的新品牌,就能够让自己走向高端化了。事实证明,没有技术和口碑基础,盲目推向中高端是行不通的。这两年,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从沃尔沃引进人才、技术,甚至最新的新闻报道,沃尔沃发动机将来有可能会装备到吉利的汽车上。很显然,收购沃尔沃,对吉利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不仅是在产品的提升上,更在管理和品牌的提升上。而奇瑞的尝试,是希望用一只国际化的队伍,来打造全新的品牌、全新的产品。这样既能够让产品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准,同时在品牌上,也能够让消费者将已经形成的奇瑞低端印象,不要投射到观致汽车身上。进而将来用观致汽车的高品质,带动奇瑞汽车的品牌提升。这是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可以实践的道路,关键是如何将多国部队,有机的捏合在一起,成为一只团结的、目标明确的队伍。

  我认为,无论是吉利还是奇瑞,它们这一轮向中高端市场的迈进,都是有希望的。我们媒体界和评论界人士如果总是以老眼光去观察和分析,势必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得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再说了,自主品牌关乎我们自己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多给他们留下一些生存的空间,至少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给他们制造莫须有的麻烦,才是媒体界和评论界应该有的态度。

  原创文章版权归搜狐独家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