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处于再大或者再小的城,我们都想有家,固定的、移动的,或者二者兼有,这可能是立业的标准。对于移动梦想,上海大众朗逸一直可以算一个重要的选项,至少在我那不大的小区里,就有4辆朗逸。新朗逸出现了,它的砝码又加重了多少?
大众集团在国内的确呼风唤雨,在中级车中,帕萨特和迈腾高居销量前两位,你说是竞争对手?恐怕是众人的对手。全新朗逸的出现恐怕会给对手产生同样的心理作用,要群众基础,朗逸也第2 代了,4 年累计销量近80 万;要技术,TSI 和DSG(即便是6 挡自动)也摆在那里;要售后,上海大众网点也足够支撑。在我来试驾的路上,我就在考虑,如果我要入手新朗逸,会如何要求它呢?
关于舒适
在此不详细介绍外观感受,虽然朗逸是上海大众推出的首款自主设计和开发的量产车,可是它保持了大众的韵味和特色,而且相比于上一代车型有些“另类大众”的外观,新朗逸给人感觉更沉稳——线条不那么复杂,造型也不夸张,即使是款紧凑级车,可也写满了阅历带来的稳重,当然,感受中会有“套娃”这个词汇。
外观能表现车主的取向,可内部才是真正为车主服务的。座椅是服务的重点,一眼就能看出它具有大众家族明显的DNA,我所试驾的是1.6 升版本,米色座椅干净清爽,而且造型不错,支撑也符合新朗逸的特点。相比于黑色运动款,我觉得这样更符合我的心理需求。
中控的布局与上代差别不大,但顺眼多了。空调出门口由圆形改成了四边形,方向盘也随之变成“现代大众”了,当然,娱乐系统和空调也是如此,功能和人机工程进步明显,另外,材质明显更进了一步。木饰的使用也与整体风格搭配,不那么突兀——上代车型总让人眼睛跳跃。大家可以仔细看下后排照片,这样我就不用主观描述了,因为“家”的感觉很到位,而且空间足够让人满意——新朗逸的轴距依旧是2610 毫米。
关于配置
配置这个问题很难让所有人满意,因为大家都想要更多的配置——不一定会实用。熟悉的内饰,熟悉的设计,一上车,我也在寻找能打动我的地方。眼光从Climatronic 全自动恒温空调、智能化导航系统这些大区域离开后,终于发现,哦,车门内侧的水杯架——应该可以称为“储藏室”——着实大得惊人,装1.5L 可乐瓶肯定没问题。在我印象里,日本厂商是榨取空间的行家里手,看来中德携手后,朗逸既能榨取动力又能榨取空间。
刚才说了,这是一款1.6 升车型(目前详细配置未知,上市时公布),应该属于这一动力系统的高配版本,可是发现了定速巡航(车速超过30km/h 便可启动)、胎压监测和ESP 系统还是让我惊奇。这三项配置绝对是我非常中意的硬件,它们隐藏在拨杆和换挡杆前方。其实上代车型也有搭载,可是不同的是,眼睛的愉悦之后,三者的出现让新朗逸的好感有了更多的波澜。这套ESP 系统还具备手动关闭功能,并采用大众最新ESP 关闭策略——只屏蔽ASR 牵引力控制系统。
材质质量、工程学、空间、安全配置,还需要什么?挂上倒挡,发现这款新朗逸还装备了四探头倒车雷达和后视摄像头。先说明一下雷达的工作区间吧,正后方2 个雷达探测距离达1.6 米,侧后方2 个雷达探测距离为0.6 米,当距离小于0.4 米变为持续蜂鸣。至于后视摄像头,这是更为管用的配置,听觉和视觉都能获得信息。不过我发现,摄像头安装位置有些偏低,于是探测时只能看见离保险杠不远的一段距离,效果有点打折扣。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