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被撞腰的总是汽车业?
文章开始我们提到,在中国,汽车俨然已经是一切罪恶的源泉,任何问题的源头似乎都能赖到汽车头上。
搜狐汽车评论员凌然认为,征收“汽车排污费”显然是汽车发展敏感时期的不合时宜做法。一方面汽车转型期征收相应费用的火候不够,很可能就会在很多方面受到质疑或影响;另一方面汽车消费对百姓的幸福指数影响越来越大,在汽车波动期进行额外的收费,无论又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一种欠明智的做法。同样,无论是从技术操作上、还是从国际相应收费的比较上,国内猛然提出要收取汽车“排污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自然是难以估量的。
上海证券报资深记者吴琼认为,排污费是一场革命,革有车一族的命,革中产阶段的命。机动车污染,尾气排放大,难道只是汽车的过吗?汽车所用的成品油来自何处?过去几年,我们常常看到不合格的成品油引发的汽车投诉,但制定一系列政策时,有多少主管部门会盯着油品质量问题?
崔东树认为,百姓购车是对刺激内需的最大贡献,没有百姓的购车消费,庞大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就无法生存,而汽车产业链是涉及100多个相关产业,产业链之长是其它产业无法与之比较的,因此,汽车产业不应该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