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杨再舜:东风"风轮"携沃尔沃车轮滚滚向前

2012年09月29日10:29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杨再舜

  沃尔沃拉丁文为"滚滚向前"的意思。喻示着汽车车轮滚滚向前、公司兴旺发达和前途无限。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仅次于戴姆勒的全球第二大卡车制造商。但沃尔沃汽车公司的车轮在华近二十年来并未能畅快地"滚滚向前",而是充满的崎岖坎坷,一路走来艰难曲折。

  据2012年9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时隔四年之后,东风和AB沃尔沃合资公司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热点。有消息称,双方已经按照55:45成立合资公司,并且已经获得相关部门审批,只等正式公告。"据悉,合资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生产工厂设在湖北十堰,沃尔沃卡车输出技术和标准,东风商用车提供"产能",生产工厂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东风商用车负责。但是,合资公司已获批之事还未在内部公示,目前沃尔沃卡车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进展正常。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合资项目组,推进合资项目。而在东风汽车公司方面,今年年初东风商用车从东风有限框架下剥离,成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合资公司正是在东风商用车框架下运营。

  2003 年,全球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沃尔沃集团终于在中国卡车领域打开了缺口,与中国重汽合资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济南华沃卡车由沃尔沃卡车与中国重汽于2003年合资组建,2004年投产,是国内第一个获批的重型卡车合资项目。总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出资比例为双方各50%。双方的合资谈判进行了漫长的9年,原定合作期限为30年。

  2005年,国产沃尔沃重卡仅实现了200多辆的产销量。2006年,由于车价昂贵且销量太少,济南华沃开始全面停产。沃尔沃指中国重汽背信弃义,盗用技术之后始乱终弃;中国重汽则指称沃尔沃虚假国产化,热衷CKD生产方式,并实施技术封锁,导致产品成本过高,很难与其他国产重卡产品竞争。与此同时,重汽济南模仿济南华沃车型研制的所谓自主HOWO重卡投产,并迅速获得成功,这导致股东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双方"婚姻"破裂而解体而劳燕分飞、各奔东西。

  2007年,东风集团发布公告称,东风汽车、日产汽车以及沃尔沃集团已签署不具约束力的框架协议,东风准备和AB沃尔沃共同生产中、重型卡车及发动机日产汽车今后将专注于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的生产。此后,双方谈判持续了近两年时间。

  2008年7月,双方表示,由于东风汽车、日产汽车以及沃尔沃集团尚有资本和股权分歧,在合作思路、品牌使用权及基地选址等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导致合资谈判"全面暂停"。2009 年7月,中国重汽与德国MAN集团签署长期战略协议,MAN以5.6亿欧元入股中国重汽,共同开发专门针对新兴国家市场的新型卡车,致使沃尔沃的退出几乎成为必然。同年11 月沃尔沃集团正式宣布终止与中国重汽的合作。撤资并退出合资公司,这标志着这一原定 30 年的合作提前结束,沃尔沃Volvo)将出售其在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的股权。

  2009年,沃尔沃撤出中国重汽华沃项目之后,沃尔沃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沃尔沃集团总裁雷夫•约翰森当时表示:"沃尔沃集团必须同时与东风汽车和中国汽车工业主管部门就拓展合作的可能性进行谈判。"东风公司再次走进其视野,同时这也给重启东风合资项目带来希望。此前,曾曝出的谈判难点在于股权问题。根据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外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生产整车,必须与中方企业进行合资,且中方企业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不得低于50%。

  当下沃尔沃集团旗下已有四个卡车品牌,包括沃尔沃卡车、雷诺卡车、日产柴以及马克卡车,沃尔沃集团对于其在亚洲地区卡车市场的布局肯定要综合全盘规划。此前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约克姆也表示,与东风的合作会涉及上述四个品牌,并不是一个沃尔沃品牌。

  目前,沃尔沃集团在华拥有四家商用车合资公司,分别是华沃、申沃、西沃和东风日产柴。这些都是在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前组建的。而按照现行产业政策的规定,一家外资企业只能在国内拥有两个合资名额,因此,沃尔沃显然已经用完了自己的合资名额。如果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沃尔沃如果要和东风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必须要同时退出两家以上的合资公司,但沃尔沃集团已经是合资公司东风日产柴的股东,已经顺利进入东风有限(东风日产的合资公司)的框架之内。

  2011年9月,沃尔沃集团与东风商用车已顺利结束合资谈判,并将于2012年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在新合资公司中,东风占股55%,沃尔沃占股45%。作为促成此事的关键第三方,日产汽车将从东风有限的中重卡商用车业务中全面撤资,作为回报,东风将支持英菲尼迪雷诺相继国产。合资后新产品logo是否延用东风"风轮"商标,双方仍未给予明确表示,此次合资金谈判中是否也涉及到此关键性问题,尚不得而知。

  沃尔沃集团最著名的就是重型卡车的技术,沃尔沃在中国加大重卡新产品的推出力度,尤其是在节油和高能效发动机沃尔沃的优势技术领域,如一旦与之结盟,东风的重卡实力将如虎添翼。沃尔沃东风合资之后为了降低成本,也许会放弃其在欧洲的垂直配套模式,变成本地化采购。全新产品在动力上可选配国产高压共轨东风康明斯13L发动机东风雷诺dCi系列发动机;或采购国产ZF和法士特变速器等。这些东风特有的资源皆有充分利用的可能,这样合资后具有混血基因的东风沃尔沃的价格就有可能从"天价"降至"人间价格"。

  日前,东风汽车公司与沃尔沃汽车公司经过八年艰辛拉锯似地谈判,如今终于有了结果,这一股比不是以对等的形式出现,这充分说明如今的东风早已不是八年前东风,不仅做大而且做强了。而今东风商用车产销规模是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因此,东风公司今天已具备十分强大的实力可以和沃尔沃公司对等谈判,而不做任何的让步,东风已经占据合资谈判的主动话语权。

  继"大自主"之后,东风汽车提出了"大商用车"的概念,该战略重点将就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新老协同方面布局,力争使东风的商用车总销量到2015年达到100万辆。其中,中重型和轻型商用车的比例将为3:7左右。商用车板块对于东风汽车来说,战略定位特别重要。按照"大商用车"战略构想,东风汽车十堰基地的整车产能将达到70万辆,实现翻番。在东风大商用车战略之中,海外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今天东风公司之所以"欣然接受沃尔沃伸出的合作橄榄枝,正是看中沃尔沃的技术实力。"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松当时曾这样表示,目前沃尔沃在中国已经有了东风日产柴两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它们已为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基础, 未来沃尔沃东风合资后,将会加大对在产品领域投入与推出力度, 尤其是在节油和高能效发动机沃尔沃的优势技术领域。未来沃尔沃欧Ⅳ、欧Ⅴ发动机以及整车技术和关键总成导入东风商用车,东风势必如虎添翼,产品竞争力将明显提升,有望撼动国内重卡市场格局。此外,与沃尔沃的合资,正是解决东风商用车在海外市场推进缓慢的难题。

  东风商用车公司年生产能力30万辆,拥有20家生产经营性单位,12个职能部门: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杭州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创普专用汽车厂东风惠州汽车公司、深圳东风汽车公司、湖北神力锻造有限公司、湖南东风汽车销售服务联合公司等重组成东风商用车公司。其产品覆盖载货车、客车、底盘、专用车、越野车、发动机、驾驶室及关键零部件,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之一。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斥资140亿元进行推进,用于发展中重型商用车、客车、轻微型全系列化汽车、零部件和装备等业务。

  此外,东风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另加上经营二十多年,销售网点分布广泛密集,而且已深入很多三、四地级市场,影响力和辐射力都远远强于沃尔沃卡车的网络。今后合资公司将从东风现有卡车网路中挑选部分同时销售国产沃尔沃卡车,并提供专有的售后服务。

  沃尔沃东风进行商用车合资之后,将会对东风商用车公司现有的格局形成冲击,东风商用车旗下的东风柳汽东风杭汽、东风日产柴、东风专用汽车厂以及发动机厂等怎样与沃尔沃实现融合,这些公司以何种优良商用车资产方式整体进入"新合资公司",业内将拭目以待。

  沃尔沃集团的北美业务一直处于衰退过程中,并不停的关闭工厂和裁员,虽然这家全球第二大的商用车公司在欧洲的业务始终处于增长,但是其在亚洲的业务表现却并不出色。而面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成长性商用车市场,沃尔沃集团的股东们显然不会放过。沃尔沃急切的想要和中国企业合资,在于其在全球市场的持续亏损,需要找到一个新兴的战略市场来做新的支撑,欲从高速增长的中国重卡市场获得更多的红利。

  据悉,今后合资公司将同时存在沃尔沃东风这两个重卡品牌,但在产品定位上将有差异,沃尔沃将定位于高端重卡市场,而东风则定位在中、低端重卡市场。沃尔沃卡车具体引进的车型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将其国产后,售价也将比东风现俏销天的龙重卡贵出一左右,但这并非是中国消费者普遍认同的价位,预期国产化后,售价会逐年降低。

  沃尔沃集团前全球副总裁吴瑜章曾总结道:"华沃生产的重卡与进口沃尔沃重卡相比,在价格上并没有多少优势,这是合资企业产品销售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是进口还是合资生产,我们都需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线。"沃尔沃卡车中国区总裁陆博天在回答记者时说;"国产化道路是高端卡车未来在华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次东风沃尔沃的合作,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商用车领域内的一次震动,这一项目是我国汽车工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深入、最全面的对外合作项目。通过这次合作成功,沃尔沃将具有和世界重卡领域老大戴姆勒-奔驰叫板的实力,将有可能改变世界重卡领域的竞争格局。

  近年来,国际商用车巨头向中国市场转移并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商用车进入新一轮合资潮高发期,迈入合资时代,中国商用车市场格局正处于变革当中,随着卡车市场正日趋成熟,这将迫使商用车企业改善其成本结构,提升效率,对其产品线进行升级换代。

  目前,上汽红岩与依维柯、中国重汽与曼、广汽日野、北汽福田戴姆勒、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一汽解放与通用、四川南骏与韩国现代东风沃尔沃已经成立合资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也可能携斯堪尼亚和大众商用车,考虑在中国组建卡车合资公司,以推动在华业务增长。预计未来全球市场,大部分增量将来自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

  中国乘用车合资了三十多年,市场换技术政策路线以彻底失败而终结,中国汽车工业什么也没得到,最终沦为境外汽车巨头的海外殖民地工厂。因此,企望在此轮商用车合资过程中,首先应把品牌国有化建设、设计研发本土化与掌握先进技术引进主导权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再重蹈中国式乘用车技术空心化的覆辙。

  附 文:

  沃尔沃VOLVO在华大事记

  1993年,东风公司、沃尔沃控股的日产柴公司签订了在杭州合资生产大型客车底盘、重型卡车底盘的协议书,于1996年5月挂牌成立东风日产柴汽车有限公司。其产品已延伸到重型载货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重型牵引车、客车底盘、专用车、重型自卸车。

  1994年,沃尔沃VOLVO集团与西安飞机有限公司成立了西安沃尔沃客车有限公司。

  2000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VIC)、瑞典沃尔沃客车公司(VBC)三方又投资组成了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

  2003年,沃尔沃集团与中国重汽经历了长达近十年的谈情说爱后,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没干一件好事善事的某强权专司涨价部委的强力撮合下,终于成立了合资公司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出资比例为沃尔沃和中国重汽各50%。该项目的合资期限是3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被批准的重型汽车合资项目。2004年3月第一辆车下线,当年10月便宣告停产。2005年全年销量仅有200辆。

  2004年,东风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东风投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有限)、柳州市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与雷诺商用车股份有限公司(雷诺卡车)在法国巴黎达成一项框架协议,决定以东风柳汽作为各方合资合作的起点,通过雷诺卡车参股东风柳汽,导入雷诺卡车的技术和产品。

  沃尔沃公司旗下的雷诺卡车子公司同中国卡车生产商东风汽车签署了原则性协议,旨在中国建立一个合资公司生产卡车及卡车零部件。该协议的初步目标是在中国建立Kerax卡车的全散件组装(CKD)能力,而长期目标是能够为雷诺东风柳州汽车的中国产品系列生产零部件。此外,在重型卡车天龙的研发上进行了合作,此后东风沃尔沃的合资合作一度排上了议事日程。

  2007年沃尔沃集团与东风日产签订了一个无约束性协议,双方表明了未来存在各种合作生产卡车的可行性。双方合作规定,日产方将东风商用车部分股权交还东风公司,完全退出商用车事业,日方管理人员也开始明显退出十堰商用车的重要管理岗位;东风则和沃重新建设重型卡车新工厂,生产高端重卡。与此同时,东风日产以及AB沃尔沃,签署了不具约束力的框架协议,东风准备和AB沃尔沃共同生产中、重型卡车及发动机业务,日产汽车今后将专注于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的生产。

  2008年月,由于东风汽车、日产汽车以及沃尔沃尚有资本和股权问题分歧严重,在合作思路方面以及品牌使用权、搬离十堰基地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合资谈判 "全面暂停"搁浅,二者合作谈判最终不了了之。同年沃尔沃公司斥资75亿瑞典克朗,收购日本日产柴油机汽车公司,沃尔沃卡车业务部门将负责对日产柴的运营。

  沃尔沃VOLVO简介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1924年由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和古斯塔夫•拉尔松创建,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VOLVO"为拉丁语,是"滚动向前"的意思。喻示着汽车车轮滚滚向前、公司兴旺发达和前途无限。商标由图标和文字商标两部分组成。其图形商标画成车轮形状,并有指向右上方的箭头。文字商标"VOLVO"为拉丁语,是滚滚向前的意思,寓意着沃尔沃汽车的车轮滚滚向前和公司兴旺发达,前途无量。

  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创立于1924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美国公路损失资料研究所曾评比过十种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荣登榜首。到1937年,公司汽车年产量已达1万辆。随后,它的业务逐渐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源产品等多领域发展,一跃成为北欧最大的公司。

  授权状态:本文为搜狐汽车特约稿件,只代表个人之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无搜狐汽车允许授权严禁 转载, 若非转载请注明该文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