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小道消息在坊间风传,然后,再然后就变成了事实。从最早的北京摇号限购,到各地的"半夜鸡叫",再到如今的汽车排污费,以及正在研讨中的"单双号限行",中国特别是北上广深的车主们,一个个瞬间变成待煮的羔羊,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汽车排污费的提法由来已久,然而,真正进入公众视线的,是从上个月开始的。当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政府正在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目前正在论证阶段,预计会在十八大后实施。据李佐军介绍,征收汽车排污费政策很有可能先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试点,逐步推广全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各种税费没有减轻的情况下,假借环保之名,汽车排污费再次来势汹汹,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判和抵制。当时,笔者也写了一篇题为《苛捐杂税何其多 排污费或将压垮车市》的文章,认为如果开征汽车排污费的话,那么车主将再次成为唐僧肉,并将成为压垮车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后,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等在内的行业领导也出面反对。"排污问题绝不是收费就能解决的,征收汽车排污费属于重复性收费。"董扬认为,在当前汽车税费里,地方税和国税所占比例不平衡,国税比例过大,地税比例过小,这就导致地方出台汽车限购、征收税费等政策。以广州市为例,政府一方面招商引资发展汽车工业,一方面又出台限购政策,这种矛盾之举是因为生产汽车有利可图,而销售汽车则没有。
罗磊也认为,汽车排污费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公平、合理制定征收标准。"汽车排污费按排量征收,存在较大争议,每个人车辆的使用时间和路程都不同,所以对城市拥堵和大气污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按排量征收好比一刀切,每个人都要支付同样费用,有失公允。"他建议,应将汽车排污费纳入油费中,根据加油次数和频率收取相应的费用。
事实上,道理谁都懂。只是,愿不愿意去理解而已。在受到各界的炮轰之后,李佐军改口澄清:"北上广深将作为征收排污费试点的说法有误,目前仅有北京和深圳在对其做试点论证。"北京、深圳的车主们再次躺着中枪。
早在2009年,北京市就传出或将考虑征收汽车排污费的消息,但一直没有进一步推进。今年6月份,北京市政协召开常委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首都空气质量的建议案》,共19项内容,其中包括征收机动车排污费,控制汽车的使用强度等。对此,北京市环保局曾表态要进一步研究是否可行。而深圳市于今年5月公布的《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也提出在今年年底前研究制定,按传统燃油汽车排气量征收汽车排污费,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深圳市发改委一位知情人士近日透露,根据初步论证,汽车排污费未来有望拿出3套备选方案,3种方案的关键点集中在汽车排量的起征点和排污费的起征额上。目前考虑排量起征点有1.0升以上和1.5升以上两种,起征额有每年300元、500元和1000元三种考虑。"3个方案就是以上要素不同的排列组合。"
"深圳市汽车保有量240多万辆,假如每辆每年收汽车排污费1000元,年财政增收就达到24亿多元。"该人士称,该政策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做研究,如果可行,就进入第二步,在部分地区试行,第三步才是地区立法,全市铺开。"争取年底前能拿出一个成形的东西"。
假借节能减排之名,行增加财政收入之实!当车主们一边为中国的GDP做贡献,一边不断缴纳购置税、消费税、增值税、保险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车船使用税、燃油税等几十种五花八门的税费时,相关政府部门能想到办法还是只有两个方案:一是各种限,限行、限购;二是收费,各种税费,各种涨价。
然而,"涨"和"限"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到一定程度,还会爆发性的反弹。拥堵和污染确实已经迫在眉睫,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但在"涨"和"限"之外,并非无解,比如交通立体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公务车数量等,喊了这么多年,公共交通却还有很大改善的空间。
而在"涨"的对立面,也并非不可作为。比如不以征收排污费的方式,改成"奖"的方式,奖节能减排车、降低使用频率少的车的相关费用,在国际上,这样的方式并非没有先例。也就是说,方法总比困难多,就看相关政府部门愿不愿意去努力、去改变。
也许微弱的呼声并不能让有关部门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改变收费的决定,然而,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我还是要呼吁,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产业成也政策,败也政策。在"政策市"还没有完全转变的时候,希望政府部门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能三思而行,不要再给羸弱的汽车行业太多重负,让中国各个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汽车行业能够走得再平顺一点。
有时候,放手,并不代表失去,而是更好的拥有。
本文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