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出通知,将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奖金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奖励资金的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
这意味着,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突破,再次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的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分步骤的奖金管理办法,将促使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格局由"养马向赛马"转变。
长期以来,只要沾上"新能源汽车"的光,拥有项目的企业便有希望从各级政府获得不菲的财政支持。然而,其最终研发成果却鲜有人问津。因此,才有那么多的企业一窝蜂满怀热情的投身于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事业当中。"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原始冲动和根本目的,不乏一些企业仅仅只是为了分得更多的钱款。
结果,政府的真金白银没有少花,但技术攻关的进展缓慢,效果难以恭维。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之虞。"不花白不花"的心态必然引发低效率,进而导致"花了也白花"令人扼腕叹息的"雷声大雨点小"、"技术创新成果寥若星辰"的后果和局面。
现在,对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撒胡椒面的资金支持方式正在改变。
三部门表示,将按照"集中投入、重点突破"的原则,重点支持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工艺、制造装备的研究与开发等)。
与此同时,通知还明确表示,将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由整车企业牵头,并联合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企业和有关研发单位,形成产学研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进行联合设计攻关。
这将有利于形成新型结构的研发团队,增强凝聚力、提高效率。
以往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攻关,往往是车企联盟一大堆,车企又与零部件产业协作不紧密。造成组织松散、貌合神离,开花不结果,只听声音、没见成果。
在新的要求下,真正沉下心来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企业将受到资金的重点眷顾。
奖金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奖励资金的企业应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其中,整车企业必须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持续开发能力,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一定比例;动力电池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拥有电池单体的知识产权。
而且,这些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并不是像往昔那样只管拨付而不问结果。
《通知》指出,财政部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有关评估意见分期分批拨付奖励资金,其中:实施方案启动后拨付40%,中期评估通过后再拨付50%,完成实施方案并通过验收后再拨付剩余10%资金。对进度较慢的项目,将视情况缓拨或停拨奖励资金;对未达到预计目标的项目,将相应扣减奖励资金。
显然,"划拨资金的步骤与掌握核心技术的责任义务"密切挂钩,将更能激发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成果产出率。
"养马变赛马"的资金支持模式的转变,可望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弥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短板,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