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界关于自主创新的尝试不少,获得核心技术的并不多。东风汽车用实践表明,自主创新若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不仅需要企业恒心和毅力,同样也在于模式和路径。
日前,在一场被刻意低调宣传的合资合作中,东风展示了可供业界借鉴的自主创新新模式。10月22日,东风汽车与德国格特拉克公司在北京签订合资经营合同暨低扭矩DCT联合开发协议。根据合同,东风汽车与格特拉克共同投资1.2亿欧元,设立东风格特拉克汽车变速箱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自动变速箱及零部件,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格特拉克的首款产品,就是双方联合开发的一款低扭矩DCT。新合资公司将建立一个变速箱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分阶段形成自动变速箱研究开发能力。通过与外方合资,东风开启了在核心技术领域联合开发并最终获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模式。
自主创新新模式
虽然刻意保持低调,东风格特拉克项目签约仪式当晚,全部受邀媒体不超过40人,但就这样一个浓缩、简约的仪式,并不能掩饰东风格特拉克对东风做“大自主”所起的积极意义和支撑作用。专程前来参加签约仪式的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说,此次与格特拉克的合资合作,是东风汇聚全球优势资源、加快自主品牌动力总成平台建设、培育一流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他充满信心地表示,此次合作必将为东风的自主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介绍,格特拉克国际公司是迄今为止少数大批量工业化、商业化开发、生产DCT产品的世界著名的变速箱生产企业。通过东风格特拉克项目的实施,东风公司将拥有自动变速箱资源和生产基地,东风品牌乘用车的变速箱研发能力、产品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水平将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联合开发“大自主”
朱福寿表示,之所以选择联合开发模式,也是基于东风事业发展的需要。“从东风考虑,我们作为自身的核心能力的逐步建设,要借助于国际化的资源,所以我们对这一非常具有关键性的技术,希望能够引进、消化、吸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逐步培养东风在这个领域里面形成自己的核心人才,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做了这样的安排,当然大家知道,从联合开发这个概念上讲,国外确实不是很轻易地把技术都拿出来。做这样一个联合开发,将对东风自主事业的核心能力的保障上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达成事业战略规划一部分。”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周文杰进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如果说东风集团过去10年是迅速扩张的10年,那么未来10年应该是强化资源、夯实基础的10年。强化资源主要强化战略资源,要有自己的东西,他特别强调,未来直接转接、拿来的东西所占比例要逐步减少。
去年,东风在乘用车领域提出了“大自主品牌”战略,从三个层次布局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第一个层次是完全的东风品牌;第二个层次是与台湾裕隆合作,共同发展大中华品牌,打造华系车概念;第三个层次是合资自主品牌。
让业界值得期待的是,东风格特拉克所开发的低扭矩DCT切中市场空白,完全有望全部应用于东风的大自主体系。朱福寿说:“东风格特拉克将首先满足东风的自主品牌以及纳智捷的大自主部分。另外在现有合资公司里面,我们已经在做很多研究,完全有可能满足合资公司未来的部署。”除了供应东风品牌乘用车外,还将为东风公司旗下合资公司、其他国内车企品牌及海外市场提供服务。
兼并重组东风疾
值得回味的是,朱福寿表示,当此欧债危机尤其欧洲汽车业处于低谷之际,对东风来说还有很多潜在的机会,东风将关注国际上已经形成规模并且具有相当研发能力的团队。朱福寿的豪情与进取,给人留下了更多想像空间。
实际上,东风的“大胃口”并不止于国际。国内沉寂多年的集团间并购重组,预计也将由东风打破僵局。知情人士透露,东风对福建汽车集团子公司东南汽车的重组也将于本月底签约。但此说法没有得到东风的官方证实,朱福寿告诉记者:“重组(东南)一事还没有确定,但东风对于重组一直持开放的态度,同时也保持谨慎稳健的作风。”
实际上,东风格特拉克项目不过是近期东风密集展开合资合作、尝试兼并重组的一个方面。就在一个月前,东风汽车刚刚与瑞典T Engineering AB完成了收购其70%股权的签约。东风内部人士告诉记者,T公司所拥有32名员工,拥有在汽车软件和电子产品生产开发方面的多年经验,正是国内不可多得的行业顶尖级专家。
作为近年来上升态势最显著的汽车央企,东风汽车在理清管理机制之后,坚定了干自主的决心和意志。董事长徐平曾表示:“政府支持汽车行业重组,我们当然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汽车调整的产业政策。作为东风汽车的企业领导人,越来越感到,我们市场能力的增长,赶不上市场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业务给我们带来的挑战,这也意味着东风需要重组。”
合资格特拉克、收购T公司、预期重组福建汽车,这些外界眼中的大动作,除了相继揭开了东风更大范围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的序幕外,也预示着东风转向更为积极进取的扩张策略。
东风战略重组回顾
2002年,东风日产全面战略重组,全方位导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幅度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002年,与法国PSA集团签署扩大合作协议,将所属的神龙汽车公司的合作层次提升到雪铁龙的母公司法国PSA集团;
2003年,东风汽车重组武汉万通,又合资成立东风本田汽车公司。并与重庆渝安公司重组相关资产,全面进入微车市场;
2004年,东风重组郑州日产,对郑州日产的后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005年,东风以主业整体海外上市为契机,集团成功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改造,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司治理体系;
2010年10月,整合东风杭汽和杭州纳智捷项目,实现与台湾裕隆的合资合作;
2010年11月,通过股份公司与山东凯马进行了重组,为公司轻卡业务发展增添新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