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奇瑞广汽拟将战略合作的消息被众多媒体报道,笔者认为在汽车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合作属于正常现象。例如之前的丰田拿新能源技术换取福特发动机技术的合作等例子。但是由于本次两家中国汽车的合作并没有很细节性技术交换的消息披露,更多地还被擦测微兼并节省产能的前奏,这样的话企业间要考虑的事情还要更多。
Automotive News消息:奇瑞将与广汽开展战略合作,报道称据中国媒体报道,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企业,奇瑞汽车公司将于下月与广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报道,奇瑞总裁尹同耀证实了这一协议,他说,这将是两家国有汽车制造商首次开展这样的合作。北京的一家月刊《汽车观察家》报道,广汽主席张房有10月中旬到访奇瑞汽车,与尹同耀讨论了合作事宜。该杂志还报道称,据奇瑞和广汽的消息来源,两家公司将于11月3日签订协议,具体细节目前还无法获得。奇瑞总部位于华东安徽芜湖,今年前9个月共出口汽车149490辆,同比增长了22%。公司没有批露同期的总销量数字,但据LMC汽车公布的数据,奇瑞今年前9个月的总销量下降了13%,总计为403111辆。奇瑞正准备与捷豹路虎在中国组建合资企业。广汽集团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与丰田、本田和菲亚特建立有合资企业。两年前,广汽推出了自主乘用车品牌传祺。据LMC汽车提供的数据,广汽今年前9个月共销售传祺各型车17769辆,同比增长了63%。
华杰点评:近几天,关于广汽和奇瑞有可能合作在网上信息很多,一方面笔者认为这种合作真的没必要惊讶的,合作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一家外资制造商的合资,作为竞争对手的很多企业之间也有合作的。之前笔者谈了很多关于丰田与福特的合作,GM和福特的合作,所以这种大企业间的合作在整个汽车行业很正常。目的都是为了互相之间采用对方的长处进行技术或者优势之处互换,赢取整个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广汽和奇瑞的合作有着自己值得注意的独特之处,就是他们只是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细节的东西发布。所以笔者猜测呢,这种合作并不是和福特与GM之间的合作那样,都急切需要对方的优势技术。而是在一种外力的作用下逐步向那种合作迈进。更确切地将应该是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国家在大致方向上的一个促进的结果。
前段时间国家为了强化我国自主汽车竞争力,发布的相关政策等于放手给几家汽车公司以很大的自由度进行重组,当然包括上汽、一汽、二汽、北汽、广汽、长安、奇瑞和中国重汽。当然在这些重组的过程中,几家企业经过自身的兼并重组、优势互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之前有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大概一千多家汽车及其相关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并没有好的产能利用。所以这种形势下国家的调控和做大做强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这种思路能否有利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或者整个汽车行业从人人员的发展还有待商妥。基于此笔者想谈几个基本的问题:我们的汽车企业是否应该兼并重组?什么样的汽车企业才能兼并重组?兼并重组里面最主要考虑的核心是什么?
1、互补合作汽车企业发展一条必然之路
自主汽车一直是国家扶植的对象,当然了作为中国汽车人也想自己的国家能够有一个民族特色的汽车体系出现。如何做出来自己的民族汽车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我国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大国,市场做大,产销量均位居世界冠军。但是纵深而言之,很多车型都是进口或者合资,很多自主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还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说的好的话,我们出售的合资和外资汽车是为国外汽车企业谋利益,在出售自主汽车时由于附加很多引进的核心部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外汽车谋利益。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去年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合作,要知道如此大的世界汽车巨头之间也在考虑合作,一方面丰田汽车拿出来自己的新能源技术与福特汽车的高效清洁发动机技术进行交换。丰田汽车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技术最强的公司,福特汽车在传统的汽车技术,特别是高效清洁柴油机技术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二者的结合虽然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二者有可能进行竞争,但是你要知道二者都获得自己需要花费若干年的时间内开发研制的对方技术,是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再加上全球汽车制造商太多太多,二者的结合有利于双方更大范围内的市场占有,是一个做大做强汽车市场的事情。连世界巨头都考虑结合对方的先进技术进行合作,中国汽车企业毋庸置疑,也需要类似的交流合作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但是必须建立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比如说国内有的汽车企业传统技术沉淀比较多,能够有足够的能力研发发动机、地盘、变速箱,有的汽车制造商起步比较晚,但是新能源方向做的比较不错,特别是拥有一些先进的电机、电池技术,这样的合并是最理想的事件。如果仅仅从合二为一,不讲究优势互补,最终的带来的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长安和昌河业务高度相似,都生产大量的小型轿车和微面。完成收购后,削减昌河的产品系列在商业上势在必行。但这是所在地政府和被收购企业的工人们不愿接受的。
2、合作最重要的是特长互补
这次事件如果真的像预测的那样由国家指导部门牵头完成,可能很多人会和笔者一样认为这样的事情结果可能会偏离预想很多,甚至完全相反。主要原因提到重组合作,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之前中国高校大重组。合校之风在全国大扫荡,带来直接是各个高校由于合校,资源严重浪费,全国不管什么样子的学校为了让领导高兴都努力去做"世界一流的大学",结果非但没有任何提升,原来的优势学科弄得在没有优势,加上大学扩招,不知道多少代的人才能完成了这巨大的创伤。特别是一些学校最后被逼的卖校区来偿还大学资源浪费带来的债务。这点事实上非常不可取。所以汽车企业也是这样,不能走高校合校的路子,要缓着来,要努力做到优势确实可以互补再合作。所以如果不是优势互补的话,很难会考虑合并一个功能重合的公司增加自己公司成本的同时也没有太大的改善。
特别是中国的国企,领导考虑不仅仅是企业本身,还有自己的前途和业绩。这个业绩也可能包含了长远和短期,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过于炙手可热的话,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更进一步的提拔,这样拔苗助长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这不是攻击某个人,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这麽做。当然既然不是个人原因,肯定还是制度的问题。所以在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想到的不应该是单纯的事件本身是否和谐了,或者事件谁对谁错,而是应该全盘考虑,我们的制度或者我们的出发点是否错了?我们到底是为了促进民族自主汽车的发展来做这个事情还是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一个指标而坐这个事情,在坐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损害现有一些利益?"花有重开日,人无在少年",我们做事真应该多想想,不然就真成为罪人了。
3、深度合作要慎重处理员工利益来避免重现"昌河风波"
如果单纯的战略合作,笔者这个担心就是多余的。但是如果不得不考虑最坏的一种情况,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昌河风波",如果还要深度合作的话,最深度的便是重组。这样的话不得不要牢记上次"昌河风波"的教训,以历史为镜子。尤其是对待员工的问题上,不能太过于随便。我国老百姓很多时候宁人息事,大部分的时候民生不是企业考虑的重点,但是目前的这种情况远不如从前,要知道,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充满机遇的同时挑战也远远大于从前。信息化是个好的东西,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增加了特别是管理者的难度。看看Facebook等网站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事件发挥的作用可窥一斑。当然大至国家、小至企业和个人都是这样,对于个人,现在婚外情等事件被发现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对于企业来讲,你知道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工会在北美汽车界发挥的作用,为了汽车从业人员的利益,让汽车企业欲死欲活,别说汽车老总那他没办法,就连国家总统布什、奥巴马都拿他没办法。这样的事件基本上都是基于汽车从业人员的基本利益和民生来考虑的。我国汽车行业的团体和组织也是这样。这次昌河风波事件可见一斑。
所以笔者建议,必须改变观点,将员工的民生工作看成汽车企业重组合并的一个重要成本来看。你不能很独裁或者很独断地认为大不了开除几个人,特别是国有企业,如果很多事情不从企业的基本责任出发,往往事与愿违。精确管理,找准员工的基本需求,计算如果能够满足员工所有的潜在要求需要花费的费用,在此基础上对比对方的优势重组合并之后能否实现盈利,并且这部分利益能否给企业带来大幅度的提升,如果不能多于这些类似的成本,重组合并倒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当然如果成本过于高昂,可以利用公司目前现有的资金额度来着重投资开发相关的业务,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例子。这样比强行来损害原有公司员工的利益相比,要好得多,也基本上满足了原有的出发点,和国家提出这个事情的基本出发点相一致。
Autoblog消息:在飓风桑迪抵达美国之前,很多人就猜测到这家伙会对东北大陆的汽车制造商造成很大的灾难,尤其是那些豪车品牌。事实证明,Fisker是其中最不幸的一位,损失惨重。据外媒报道,16台在港口等待运送的Fisker Karma被洪水侵袭,由于一些目前还不明了的原因,其中一些车最后着火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报道称Fisker Karma着火,但这次的起火原因跟以前肯定有所不同。以前的事故大多源于发动机配件过热,这次着火的Karma却是因为被海水浸泡而起火。没有一台车当时是在启动状态,其中的几台在最近完全没有经过点火状态。就目前看来,最靠谱的猜测是海水腐蚀电池,造成短路而起火。
华杰: 极限工况的电动车安全问题还应该被重视。不然的话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从而打击整个行业。这点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去年的volt事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仅仅一个碰撞之后的电池着火问题带来了不仅仅这款车销量的大幅度降低,而是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销量不振。当然笔者当时的分析是一个很细小的原因造成,不过这个细小的原因出现问候怎么给公众讲解都是不被任何和接受的。所以做技术的时候还应该仔细一些,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本文原创作品,版权授予搜狐汽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需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