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技术中心这件事,我所看到的是饶斌同志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统管汽车行业,这是很了不起的思想。
朱德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人)
我实际是1953年3月到一汽报到,当时一汽分为两条战线:一条战线搞机械;一条战线搞生产准备。搞生产准备时成立技术处,处长是吴敬业,下面设四个科室,分别是设计科、工艺科、机电科和生产科。我所在的设计科有10人。
1953年夏,一汽分来500名大学生,这非常不容易,因为那时大学生很少,比如我所在大学有1500个学生,每年毕业生400人。这批大学生报到后,一汽就准备分处,至1954年共成立7个处。
生产准备引进的都是苏联的设计,怎么消化吸收这套技术资料就成为重点。站在这个角度,饶(斌)厂长提倡学习非常重要。首先,对像我们这样到一汽的这批人来说,虽然有些人从国外回来,但也不懂大量生产到底如何搞;其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的基本都是英美知识,教科书全是英文,但厂里的资料全部是俄文。所以,对我们而言,首要工作就是学习俄文。
我们技术处脱产两周跟翻译郑(树森)学习。但他不懂技术,只能讲讲文法,技术词汇他也不懂。上午他教大家学文法,下午我们自己复习,背单词。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每天要背300个单词,两周下来,即使丢掉一些,也掌握了3000个单词,然后开始做翻译。
1954年从江苏调来一大批干部,他们对汽车完全不了解。一汽厂组织几人给他们当老师,我是其中之一。我教了他们两年。这两年教什么?一是汽车构造,给他们讲汽车到底由什么东西组成;二是教他们怎么看图。
那时候厂里多忙啊,书记和工会主席有多少事要做?但他们从不缺课,每周三下午全用来学习。至于工人,就上业余中专,还有夜大学。那时一汽的学习风气真好。我们把五湖四海的人团结起来,就为了一个目标——怎样赶快掌握知识而努力。
我到一汽时才22岁,年轻人很爱睡觉,但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只睡6个钟头。那时还有大喇叭,每天早上我不等喇叭叫就自觉起床,因为学习任务非常艰巨。饶厂长是自己一个人学,由于他的时间不能保证,教育处为此专派一个大学生单独教他。我认为,正是这种学习风气,一汽才能突破很多技术难关。
饶斌同志看得非常远。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后,饶斌同志觉得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管理汽车行业,他想把管理置于服务中,因此他想到要组建一个技术中心,为整个行业服务。他让胡亮同志到长春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参与这个工作。
其实我这人有点小惰性,我在一汽干了30年,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但我说,我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组织需要我去,我就去。之后,饶斌同志专门跟我谈话,讲了他的一些构想。
我想起1980年三汽跟国外合作搞重型汽车时,要派考察团出去,需要一些技术人员。他们到一汽借调我,因为我搞设计出身,我非常注重看别人的技术:通用的技术中心和福特的技术中心,甚至在英国的试车场上,我抓住一切机会看。因此1984年饶斌同志找我谈话时,我就跟他提了些意见。
技术中心原来准备建在北京,但却无法解决户口问题。饶斌同志亲自带队去找时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陈伟达,沟通在天津建技术中心事宜。他们主要谈三件事:户口、土地和电。
在技术中心筹备过程中,饶斌同志非常关心。他参加了技术中心的开工典礼。1987年他去长春,他说,从长春回来后,还要到天津来看我们,因为每年我们都有很多发展。但他临时去了上海,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通过建立技术中心这件事,我看到的是饶斌同志并不局限于过去的建厂经验,而是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形势下怎样统管汽车行业,这是很了不起的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