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金融两个轮子助跑
搜狐汽车:徐和谊董事长找您谈话时,您怎么想的?您有过犹豫吗?
董海洋:我有两年国际化工作经历。我认为,虽然国内挑战大,但国际化挑战更大,因为它涉及到产业链各个环节。进入一个国家,首先要做市场调查,确定导入产品。之后进行产品认证,认证后还要在当地进行可靠性实验,实验完后再进行商改,确定选择高寒版,高温版还是高原版,这会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而又有所不同。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国家的道路情况,需要对这些国家的油品、排放标准进行综合判断,确定一种输出业务模式。
更具体讲,我们要在当地挑选合作伙伴,确定售后服务组织、备件供应、客户服务、客户关系中心搭建等各个细节问题。这个业务链很长,难度系数很大。因此需要重新组建北汽国际团队,大量招聘员工。找到适合的人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国际业务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既懂产品,又懂语言,还得懂国际商贸知识,并且有复杂的国际化生存能力。所以这个事不容易。
我当时跟徐(和谊)董(事长)讲,北汽自主的国内业务才刚起步,我希望再用一两年时间来稳定架构,两年后再搭建国际平台。但徐董认为北汽国际化事业已刻不容缓。他的理论是,我们的产品已在国内陆续上市,如果等到国内成熟再去做国际化,时间可能就被耽误掉。本来我们就是后来者,如若现在不能国内国外同时起步,肯定会错失很多机会。
我非常热爱北汽事业,既然领导有此想法和要求,我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我调任北汽国际公司。很快,北汽集团开会讨论,通过任命,并进行公示。
搜狐汽车:您调任后北汽国际公司后,之前的工作是如何交接的?
董海洋:原来我有五个职务:北汽股份党委委员、副总裁;北京汽车销售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北汽股份副总裁、北京汽车销售公司执行董事和党委书记由梁国锋接任;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一职由刘宇接任。
担任北汽股份副总裁时我主管两块业务,一是销售公司,一是海外业务部。北汽国际公司成立后,北汽股份旗下海外业务部门及部门所有员工纳入国际公司,直接向我汇报。
搜狐汽车:对国际公司未来发展,徐和谊董事长有没有给您压力?
董海洋:他对国际化战略非常重视。尽管他很忙,今年开完“两会”后,有天晚上他单独找我,跟我聊了近3小时,主要谈的是他对国际公司的期望,以及对海外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路。
前面提到“辽宁舰”下线当天,徐董将海外战略总结为16个字:“整体布局”、 “谋而后动”、“步步为营”、“重点突破”。这是总体战略方针。他对2013年国际公司业务规划和八字方针都很认同。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更看重长期产业链转移,而不能只看重单一产品输出。换句话说,北汽集团想把国际化做扎实,把事情做大,而不是只为短期销量,不考虑收益,不考虑品牌的做法。北汽国际发展公司其实涉及到产业链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事宜,意在通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这两个轮子的运转进行国际化业务拓展。
搜狐汽车:但这种发展思路会不会让您面临更大挑战?我们在商言商,这样长期投入,意味着短时间看不到收益,您如何得到集团和董事会的支持?
董海洋:根据我多年从业经验和行业人士交流看,这个路子走得非常正确。我们一开始就要走对,能很好地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这是作为后来者的好处和优势。对北京汽车而言,其最大优势就是从全球市场看,我们是一个全新品牌。这就意味着我们给别人一个什么样的处女秀,他们就会接受什么样的形象。而有些汽车品牌,由于当初发展缺乏章法和技巧,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其品牌形象受损。我们是作为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好的图画,这是优势所在。
因此,我们谋而后动,充分准备酝酿国际化品牌到底怎么打:哪些产品要通过整车方式出口;哪些产品要在当地设厂,来实现战略性市场占有。不同产品不同打法,有的实行市场渗透,有的实行市场开发,有的以利润为突破,有的以产品进入为主,这样形成一套组合拳。既保证国际公司作为一个运营公司,对集团利润有贡献,同时把业务拓展出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