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多年前,日产的途乐就已经跑在国内环境险恶的地区,就像LC80和帕杰罗一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它显然没有后两者那么出名,不过,在那一代人心中,途乐的名字依旧无法替代。如今,日产终于正式把这款越野车引入中国,日久见人心,更见仁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越野车的关注越来越多,可如今真正称得上“越野车”三个字的越来越少了,因为道路延伸的更远,人们变得更依赖城市,变得没有探险精神。所以我更珍惜每一次试驾越野车的机会,前段时间刚刚试驾完2012款陆巡,紧接着这款正式引进的途乐又到了我的手上,在感叹它们的价格的同时,其实心里更多的是期待。
由越野车变成豪华越野车,这个转变与时俱进
说起这些越野车就忍不住要回想一下它们的前世今生,途乐作为日产抗衡丰田陆巡车型,从一开始也是靠模仿威利斯起家,到1950年才正式命名为“Patrol”,想来甚至比陆巡还要早一点点。不过前三代的Patrol基本上跟中国没有太大关系,直到1987年,第四代途乐问世,经过了正规和不正规的渠道,慢慢进入中国。而此时中国的公路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地方没有柏油路,甚至没有路,这让途乐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
方正而大气的外形,稳定的性能,出众的动力,虽然它的保有量没有陆巡那么多,但是凡是开过的人都会对这款不挑食、不爱坏、多拉快跑的越野车念念不忘。10年后,代号Y61的第五代途乐问世,可惜进入中国的数量并不多,相比于大批量引进的陆巡LC100,Y61被掩盖在后者的光芒下。不过在国际上,因为被作为联合国指定维和用车,在战乱的非洲和中东都能时常看见它的身影。可以说到此为止,途乐一直坚守着专业越野车的本性:朴实、可靠、甚至有些简单。
进入新千年后,人们对于越野车的需求有了根本变化,在保证强大越野能力的同时,豪华元素势不可挡地占据了购买者的首要考虑因素,从欧系品牌开始,奥迪、保时捷、大众等相继推出了不属于普通人的豪华越野车,就像当年的敞篷车一样,欧洲人固执地认为这是体现身份的标志,显然在这方面日系品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但最终还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LC200、英菲尼迪QX、雷克萨斯LX等相继问世,日产也在2010年正式推出了第六代途乐,代号Y62,相比于前五代车型,最大的变化就是豪华,豪华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些敬而远之,不过毕竟有着60年的越野车传统,新一代途乐除了豪华,还有很多值得说的地方。
膀大腰圆,轻而易举地鹤立车群
途乐在车流中非常容易识别,原因就是其膀大腰圆的尺寸,正面远远看去,甚至有点像美式大皮卡,不止是高人一头,可以说高人一身了。这种驾驶的优越感是前几代不能比及的。设计上已经摆脱了传统越野车硬朗的风格,更多融入日产最新的圆润的语言,但整体比例还是非常挺拔的,前脸带有明显家族特征,没有多余的表现,就已经霸气逼人了。7座的设计让C柱更为挺直,大面积尾窗保证了足够的后视野,亮银色的车灯设计似乎更像是改装版,略显有些浮躁。整车尺寸达到了5140×2080×1960mm,轴距3075mm,基本上占据了整个车道,有些低矮的地下车库显然容不下这个庞然大物。轮胎规格为265/70 R18,亮银色的轮毂也为它提色不少。
豪华轿车般的内饰,空间设计更适合长途旅行
如今的越野车早已不以翻山越岭为荣了,随着道路的不断完善,保证长途穿越的舒适性更为重要,所以在途乐的内饰部分,更注重豪华感与舒适性。熟悉日产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是轿车还是SUV,曲线在内饰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途乐的内饰面板就是由各种曲线勾勒出来,虽然不及硬派越野车那么有野性,但跟其自身的豪华品质倒是相得益彰。米色的软皮革内饰配以深色实木面板,虽然不太耐脏,倒是清新自然,符合日产豪华车的设计风格。再说说配置吧,基本上豪华轿车上有的都能找到,多功能显示屏,电动后备箱,车道警示,就不赘述了。
在挡把后面有一个越野模式的多功能选择按钮,可以实现高4、低4、后轴锁切换,如果嫌麻烦,中间一圈还有四种不同路况选择模式,这是为没有越野经验的驾驶者准备的。可贵的是,全车周围4个摄像头可以拼合成一个完整的俯视图像,对于这个大家伙倒车是非常实用,同时还提供了单独的前视和右侧视图像,在越野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看清周围路况。天窗是越野车必备的装备,不过好像途乐在这方面有些小气,天窗面积不够大,相比于帕杰罗的狩猎天窗小了不少。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