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2011两会特别报道—让汽车再飞一会儿 > 2011两会车界访谈 |
澳大利亚市场成为出口亮点 海外经销商受汇率影响
记者:关于海外市场,去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是一个复苏的开始。在您看来长城哪一个海外市场有比较大的亮点?增长速度比较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长城自己有没有考虑一系列的解决办法?比如说在金融或者在资金方面有没有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长城的海外业务上,去年盈利情况如何?
王凤英:2010年长城汽车的出口业务增长最快的,第一位是澳大利亚,第二是意大利,第三位是俄罗斯,再就是智利、南非。以澳大利亚为例,市场快速发展。澳大利亚去年卖了1万几千辆。还是长城的SUV,澳大利亚现在是三类产品出口,出口量最大的是SUV。还是产品适合这个市场的需求,从性价比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澳大利亚的经销商、整个市场的销售网络也是建得最快速、最完善的。经销商投入非常大。
智利这样的市场,发展的空间,我们看到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还会有非常快速的增长,俄罗斯市场重新的启动,是因为长城在俄罗斯的组装工厂在发挥作用。俄罗斯的整车进口关税上有很大的壁垒。他就是鼓励是现在俄罗斯境内的生产,这种组装项目随着量产规模的增长,市场也增长非常快。欧盟市场,以意大利为例,SUV也是出口占比最大的市场。相比较而言,长城汽车在意大利市场的表现还是因为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长城汽车在去年整个出口盈利水平大约占20%多。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实际上在严重地影响着很多市场的数量的增加。因为汇率总是在动荡,对海外经销商的信心也是一种打击。因为他的采购时间很长,最短的时间也是三个月的时间,汇率的变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是直接影响到利润的降低。我们采取的措施,在帮助海外经销商融资,在结算方式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为了保证企业不受巨大的损失,也保证经销商不受巨大的损失,目前只能在结汇渠道和技巧上实现多样化。融资渠道商,我们也为众多的经销商开展了中国各种银行的融资办法、渠道。现在就是这么做的。以后如果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也许会对中国的汽车出口产生非常大的质疑。
记者:您第一个提案中提到走出去。但是也说到影响现在中国自主品牌走出去非常大的因素是品牌的建设。长城现在也在建三个品牌,也会建三个独立的LOGO,现在很多自主品牌也在这么做。品牌多了,在品牌认知上长城有什么样的策略?会不会像其他品牌一样,建立一个单独的高端品牌?第二,您提到车主投诉中汽车质量投诉是第一,马上到315了,对汽车的召回怎么样看待?
王凤英:中国汽车要走出去是大家的理想。但是走出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品牌。或者说中国的汽车在全球的认知当中形象不好,不仅没有品牌,而且是负面的。真正要想走出去,标志性的还是在海外建立被认同的品牌,这个品牌有内涵而且有具体的价值。你只有关注品牌才能做好产品,你想建立什么样的品牌就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品牌和产品是一脉相承的,品牌是产品的最终表现。所以说,我们认为中国汽车没有品牌是一个现实问题。从目前开始,我们有意识地把关注品牌、打造品牌放到一个非常重要位置的时候,中国才能造好车。长城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在海外众多市场当中面临了非常多的压力,就是一提起中国汽车,消费者就有他的想法。长城是逃不过中国车这个大背景的,国家的背景和国家的品牌已经影响到率先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背书和市场背书问题。所以我们非常希望为中国造、中国车这个大的品牌背景做贡献,造好车。
我们现在定位在三个细分市场,SUV、轿车、皮卡。在这三个细分市场当中,我们的想法是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品牌。长城在SUV和皮卡领域当中已经多年领先,也实现了我们第一个目标。但是在未来细分市场领先中有非常具体也是非常强大的计划。所以我们想从长期培养品牌和打造品牌的角度出发,分三个类别品牌推广我们的产品,成为一个必由之路。这是从长期来说的。
从短期行为来看,现在所有的车都叫长城,消费者也知道什么叫长城,但是说哈弗、腾翼好多消费者还不知道。想要树立一个全球化的品牌,肯定在乎的是未来,怎么样从第一步出发。所以说现在不管花多少大的代价,也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时点,真正地打造长城国际化的不同的品牌。可能最成功的也许是三个中的某一类。但这不影响我们的品牌计划。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也许有的产品强,有的弱,在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下,反而影响整体的品牌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想法。
关于质量的投诉和对消费者承诺问题,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汽车产品是非常特殊的,有更多投诉也是一个现实情况。但是也说明现在我们很多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说在可靠性、高品质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量问题的发生,众多投诉的发生,也正说明了我们要改善汽车品质的重要性是一个多少关键的问题。长城既然想做一个自主品牌当中的高端品牌,所以我们更加关注品质的提升,也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反响。我们还是想,产品要是一点问题没有,目前做不到,出现问题了用什么样的心态和方法保证消费者,或者说更大程度地让消费者满意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两个,一是把产品做好,追求更大的品质方面的差异性,也真正地与很多的大众化的车、大众化的质量区别开来,真正地跳出这个范围,做真正的比较性高品质的产品,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真正地造好车就会问题出得少。第二,出了问题,长城对每一位消费者负责,长城希望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我们对每一位消费者需要我们承担的责任决不推辞。除了这种观念,我们还要再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保障。2011年我们在服务水平和服务保障提升上有重大的计划。
记者:我们看到您这个议案里面有一个建议,适当领导和鼓励国内汽车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海外收购,未来五年当中长城汽车有没有这方面的构想?现在大城市交通矛盾出现,用车成本在增加,用车环境也在恶劣,您怎么样看待汽车社会的建设,构建汽车和谐社会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王凤英:中国汽车要走出去,之所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是因为它太复杂,不是说说走出去就走出去了,不仅要把产品造好,而且要用不同的路径走出去,才能够真正地走出去。从全球的市场来说,市场不平衡是一个因素,第二还有各种各样的路径,你就必须选择各种各样的路径。有关税壁垒的就必须地产化,有法规壁垒的就必须技术创新、性能创新。还有很多的影响出口路径。出口路径的多样化过程当中,其中涉及到整车贸易比例会逐步下降,但是海外工厂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在海外的工厂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地产化,大规模的销售。因为从成本、关税,包括品牌对当地消费者的认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海外建工厂,是长城重要的战略之一。我们在五年规划当中计划在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24个工厂。海外工厂产能达到50万辆,这是我们200万辆中的50万辆。因为海外市场不像中国市场这么庞大,有些国家一年的消费才百八十万辆,或者几十万辆。加在一起20多个项目才50万辆的产能。有一部分是小的组装是2万辆,还有一部分是授权组装的,能装多少装多少。所以我们计划在海外工厂投资上还是有非常具体的计划。从产能上就是50万辆,投资具体额度上一下子也说不清楚。
关于汽车的和谐社会问题,我觉得汽车的消费是一个挡都挡不住的趋势,这就对城市的管理,城市的道路管理、交通管理,对各种管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我觉得交通环境虽然目前是在快速地恶化,但是我们还是相信能够快速地逐步地得到改善。各种费用,如果你有了相关的对策和办法,有的是钱,该改善道路改善道路,该改善格局改善格局,该投入的就投入,该消费的也该消费。实际上可以达到一个平衡,也不用过度地担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